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Li-Mg-N-H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及其衰退机理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储氢技术研究背景第11页
   ·氢的储存方式第11-12页
     ·高压气态储氢第11页
     ·液态储氢第11-12页
     ·固态储氢第12页
   ·固态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2-15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第12页
     ·金属氢化物第12-13页
     ·配位氢化物第13页
     ·化学氢化物第13-15页
第二章 金属氮氢化物储氢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5-33页
   ·材料的制备第15-16页
     ·金属氨基化物第15页
     ·金属亚氨基化合物第15-16页
     ·金属氮化物第16页
   ·材料结构特征研究第16-19页
     ·金属氨基化物第16-18页
     ·金属亚氨基化合物第18-19页
     ·金属氮化物第19页
   ·材料储氢性能第19-25页
     ·二元体系第19-22页
     ·三元体系第22-23页
     ·多元体系第23-25页
   ·储氢机理研究第25-26页
     ·固态分子反应机理第25页
     ·氨中间体反应机理第25-26页
   ·材料性能调变第26-31页
     ·成分的影响第26-28页
     ·催化剂的影响第28-29页
     ·颗粒尺寸的影响第29-31页
   ·储氢容量循环衰退机理研究第31页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研究内容第31-33页
第三章 样品制备及表征方法第33-37页
   ·材料的制备第33-34页
     ·实验原材料第33页
     ·样品的制备第33-34页
   ·吸放氢性能测试第34页
   ·表征方法第34-37页
     ·红外分析(FTIR)第34页
     ·XRD测试第34-35页
     ·SEM测试第35页
     ·氨浓度测试第35-37页
第四章 MgNH替代对Mg(NH_2)_2-2LiH体系储氢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第37-47页
   ·球磨过程中的放氢行为第37-39页
   ·MgNH改性对Mg(NH_2)_2-2LiH放氢行为的影响第39-42页
   ·MgNH改性对Mg(NH_2)_2-2LiH储氢体系的作用机理第42-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KNH_2添加对Mg(NH_2)_2-2LiH体系吸放氢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第47-59页
   ·球磨后Mg(NH_2)_2-2LiH-xKNH_2样品的结构表征第47-49页
   ·KNH_2添加对Mg(NH_2)_2-2LiH放氢行为的影响第49-50页
   ·KNH_2添加对Mg(NH_2)_2-2LiH可逆储氢性能的影响第50-51页
   ·KNH_2添加对Mg(NH_2)_2-2LiH体系储氢动力学与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1-53页
   ·KNH_2与其它含K化合物的比较第53-54页
   ·Mg(NH_2)_2-2LiH-0.07KNH_2样品的储氢机理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六章 KNH_2添加对Mg(NH_2)_2-2LiH体系循环稳定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第59-69页
   ·KNH2添加对Mg(NH_2)_2-2LiH体系循环储氢容量的影响第59-60页
   ·循环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规律第60-64页
   ·循环过程中氨气释放的变化规律第64-65页
   ·循环过程中的颗粒度变化规律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论文总结第69-70页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9页
致谢第79-81页
个人简历第81-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锡基复合负极与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表征
下一篇:钯基、锡基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