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纠纷仲裁制度探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 章 我国医疗纠纷的特点及其解决机制的构成 | 第11-19页 |
·我国医疗纠纷的特点及其发生的原因 | 第11-14页 |
·医疗纠纷的概念 | 第11页 |
·我国医疗纠纷的特点 | 第11-13页 |
·我国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 | 第13-14页 |
·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构成及其局限性 | 第14-19页 |
·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构成 | 第14-15页 |
·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局限性 | 第15-19页 |
第2章 我国医疗纠纷仲裁的地方性探索 | 第19-27页 |
·天津、赣州、深圳地方性医疗纠纷仲裁的实践 | 第19-22页 |
·天津市仲裁委员会医疗纠纷调解中心 | 第19-20页 |
·赣州医患纠纷调解仲裁机构 | 第20页 |
·深圳医患纠纷仲裁院 | 第20-22页 |
·我国地方性医疗纠纷仲裁的特点 | 第22-23页 |
·融合了仲裁的优势和本地医疗纠纷的状况 | 第22页 |
·结合了仲裁员的专业性和调解员的非专业性 | 第22页 |
·整合了医疗纠纷仲裁和调解的优势 | 第22-23页 |
·我国地方性医疗纠纷仲裁的实践效果 | 第23-24页 |
·我国地方性医疗纠纷仲裁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医疗纠纷仲裁尚未被普遍接受 | 第24-25页 |
·医疗纠纷仲裁机构中立性受质疑 | 第25-26页 |
·医疗纠纷仲裁员制度存在多方面问题 | 第26-27页 |
第3章 建立我国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27-35页 |
·建立国家统一的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依据 | 第27-30页 |
·我国建立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我国建立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可行性 | 第29-30页 |
·我国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设置原则 | 第30-33页 |
·合理利用现有仲裁资源原则 | 第30-31页 |
·有限意思自治原则 | 第31页 |
·先行调解原则 | 第31页 |
·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 第31-32页 |
·确保患者权益,兼顾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原则 | 第32-33页 |
·医疗纠纷仲裁的模式 | 第33-35页 |
·医疗纠纷仲裁模式的选择 | 第33页 |
·选择自愿型仲裁模式的原因 | 第33-35页 |
第4章 我国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设置与保障 | 第35-44页 |
·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设置 | 第35-41页 |
·医疗纠纷仲裁的范围 | 第35-36页 |
·医疗纠纷仲裁的机构 | 第36-38页 |
·医疗纠纷仲裁的程序 | 第38-41页 |
·医疗纠纷仲裁的收费 | 第41页 |
·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保障 | 第41-44页 |
·立法保障 | 第41-42页 |
·司法保障 | 第42-43页 |
·社会保障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在校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