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1章 我国消费者权益纠纷及其现行解决机制 | 第10-19页 |
·消费者权益纠纷的内涵 | 第10-13页 |
·产生缘由 | 第10-11页 |
·主体界定 | 第11-13页 |
·客体界定 | 第13页 |
·我国消费者权益纠纷的特点 | 第13-15页 |
·消费者权益纠纷的出现具有普遍性 | 第13-14页 |
·消费者权益纠纷引发的主动权一般由消费者掌控 | 第14页 |
·消费者权益纠纷中的消费者往往具有群体性特征 | 第14页 |
·消费者权益纠纷中的消费者实则处于弱势地位 | 第14-15页 |
·消费者权益纠纷中的标的额通常不大 | 第15页 |
·我国现行的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机制 | 第15-19页 |
·非诉机制 | 第15-17页 |
·诉讼机制 | 第17-19页 |
第2章 我国消费者权益纠纷诉讼机制之运行现状 | 第19-29页 |
·具体案例的引用及其简要评析 | 第19-21页 |
·东芝笔记本电脑案 | 第19-20页 |
·惠普笔记本电脑案 | 第20-21页 |
·我国消费者权益纠纷诉讼机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9页 |
·个人诉讼在现实环境中很少被消费者运用 | 第21-23页 |
·代表人诉讼很难被法院接受 | 第23-26页 |
·社会对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能起的效用不大 | 第26-27页 |
·诉讼机制与非诉机制不能有效衔接 | 第27-28页 |
·实体法与程序法不能有效配合 | 第28-29页 |
第3章 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纠纷诉讼机制之设想 | 第29-38页 |
·重构我国的消费者权益纠纷诉讼机制 | 第29-35页 |
·鼓励消费者个人诉讼 | 第29-32页 |
·支持消费者代表人诉讼 | 第32-34页 |
·确立适合我国发展的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 | 第34-35页 |
·注重诉讼机制内部的协调 | 第35页 |
·加强我国消费者权益纠纷诉讼机制与非诉机制之间的衔接 | 第35-37页 |
·改革行政性纠纷处理机制 | 第35-36页 |
·充分发挥和解与调解的效用 | 第36-37页 |
·注重实体法对我国消费者权益纠纷诉讼机制的促进与配合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