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高频振荡定位致痫灶的临床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8-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34页 |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 ·选题背景 | 第9-23页 |
| ·激惹灶 | 第9-16页 |
| ·发作起源灶 | 第16-17页 |
| ·致痫性结构损害灶 | 第17-22页 |
| ·功能缺陷灶 | 第22页 |
| ·症状灶 | 第22-23页 |
| ·文献综述 | 第23-33页 |
| ·难治性癫痫的定义 | 第23-24页 |
| ·癫痫外科手术患者的选择 | 第24页 |
| ·目前颅内 EEG 阅图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 ·高频振荡定位致痫灶 | 第27-33页 |
|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 ·论文写作结构 | 第33-34页 |
| 第2章 颅内高频振荡定位致痫灶的临床研究 | 第34-66页 |
| ·前言 | 第34页 |
| ·资料与方法 | 第34-41页 |
| ·研究路线图 | 第34-35页 |
| ·患者的入选标准 | 第35-36页 |
| ·记录及分析方法 | 第36-41页 |
| ·统计方法 | 第41页 |
| ·结果 | 第41-56页 |
| ·临床一般资料(见表 2.1) | 第41-43页 |
| ·手术相关资料(见表 2.2) | 第43-45页 |
| ·SOZ 区和非 SOZ 区棘波与高频振荡的比较 | 第45-47页 |
| ·举例说明 HFOs 与棘波分布不同-病例 1 | 第47-51页 |
| ·举例说明 HFOs 与棘波分布不同-病例 2 | 第51-56页 |
| ·讨论 | 第56-58页 |
| ·展望 | 第58-66页 |
| 第3章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 致谢 | 第74-76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