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埋武器舱系统气动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主要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 第10-1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6-4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9页 |
§1.2 国外研究概述 | 第19-36页 |
§1.2.1 弹舱流场稳态特性研究 | 第19-24页 |
§1.2.2 弹舱流场气动声学特性及控制方法研究 | 第24-32页 |
§1.2.3 内埋武器分离特性及控制方法研究 | 第32-36页 |
§1.2.4 弹舱舱门气动特性研究 | 第36页 |
§1.3 国内研究概述 | 第36-39页 |
§1.3.1 数值模拟、仿真及理论研究 | 第36-38页 |
§1.3.2 风洞试验研究 | 第38-39页 |
§1.4 前人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 | 第39-40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40-42页 |
第二章 研究设备、模型及方法 | 第42-62页 |
§2.1 风洞 | 第42-44页 |
§2.1.1 FL-21 风洞 | 第42页 |
§2.1.2 FL-23 风洞 | 第42-43页 |
§2.1.3 FL-24 风洞 | 第43-44页 |
§2.2 研究模型 | 第44-52页 |
§2.2.1 弹舱流场特性研究模型 | 第44-46页 |
§2.2.2 分流板/弹舱/武器模型 | 第46-49页 |
§2.2.3 弹舱开闭动态特性研究模型 | 第49-52页 |
§2.3 测试设备 | 第52-55页 |
§2.3.1 静压测量设备 | 第52页 |
§2.3.2 脉动压力测量设备 | 第52-54页 |
§2.3.3 舱门开启角度测量设备 | 第54-55页 |
§2.3.4 内埋武器气动力测量设备 | 第55页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5-62页 |
§2.4.1 静态试验时的数据处理方法 | 第55-59页 |
§2.4.2 舱门开闭动态试验时的数据处理方法 | 第59-62页 |
第三章 弹舱流场稳态特性研究 | 第62-84页 |
§3.1 试验数据的不确定性分析 | 第62-63页 |
§3.1.1 误差来源 | 第62页 |
§3.1.2 重复性 | 第62-63页 |
§3.1.3 与国外结果比较 | 第63页 |
§3.2 影响弹舱流场稳态特性的因素 | 第63-73页 |
§3.2.1 L/D 影响 | 第63-65页 |
§3.2.2 Ma 数影响 | 第65-66页 |
§3.2.3 δ/D 影响 | 第66-69页 |
§3.2.4 舱内武器影响 | 第69-71页 |
§3.2.5 舱门影响 | 第71-72页 |
§3.2.6 侧滑角影响 | 第72-73页 |
§3.3 弹舱流场类型及演化机理分析 | 第73-76页 |
§3.3.1 弹舱前、后分离尾迹区的演化 | 第73-74页 |
§3.3.2 弹舱流场流动机理分析 | 第74-76页 |
§3.3.3 弹舱流场类型与舱内压力分布的关系 | 第76页 |
§3.4 流动控制方法研究 | 第76-83页 |
§3.4.1 后缘修型 | 第76-79页 |
§3.4.2 底部泄压管 | 第79-80页 |
§3.4.3 前缘立齿 | 第80-81页 |
§3.4.4 前缘射流 | 第81-8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四章 弹舱流场气动声学特性研究 | 第84-123页 |
§4.1 试验数据的不确定性分析 | 第84-86页 |
§4.1.1 风洞背景噪声 | 第84-85页 |
§4.1.2 传感器校准误差 | 第85页 |
§4.1.3 试验数据处理误差 | 第85页 |
§4.1.4 试验重复性 | 第85-86页 |
§4.2 影响弹舱气动声学特性的因素 | 第86-102页 |
§4.2.1 弹舱声场分布特性 | 第86-90页 |
§4.2.2 弹舱长深比 L/D 影响 | 第90-93页 |
§4.2.3 弹舱构型变化影响 | 第93-95页 |
§4.2.4 舱门影响 | 第95-98页 |
§4.2.5 舱内武器影响 | 第98-100页 |
§4.2.6 侧滑角影响 | 第100-102页 |
§4.3 流动控制方法研究 | 第102-113页 |
§4.3.1 边界层扰动法 | 第103-106页 |
§4.3.2 剪切层扰动法 | 第106-108页 |
§4.3.3 气流撞击削弱法 | 第108-110页 |
§4.3.4 声传播回路阻碍法 | 第110-113页 |
§4.4 开式弹舱流场气动噪声机理分析 | 第113-121页 |
§4.4.1 典型开式弹舱流场气动声学特性 | 第113-115页 |
§4.4.2 单调声预估方法 | 第115-119页 |
§4.4.3 弹舱流场剪切层流动稳定性分析 | 第119-12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第五章 舱内武器分离特性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 第123-146页 |
§5.1 试验数据的精准度分析 | 第123-124页 |
§5.2 内埋武器气动力(矩)特性分析 | 第124-133页 |
§5.2.1 内埋/外挂武器分离特性比较 | 第124-125页 |
§5.2.2 弹舱长深比影响 | 第125-128页 |
§5.2.3 来流马赫数影响 | 第128-129页 |
§5.2.4 舱内武器枚数影响 | 第129-131页 |
§5.2.5 弹舱舱门影响 | 第131-133页 |
§5.3 流动控制方法研究 | 第133-145页 |
§5.3.1 后缘修型 | 第134-136页 |
§5.3.2 底部泄压管 | 第136-137页 |
§5.3.3 前缘立齿 | 第137-139页 |
§5.3.4 前缘绊线 | 第139-141页 |
§5.3.5 前缘圆柱阵列 | 第141-143页 |
§5.3.6 前缘射流 | 第143-14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45-146页 |
第六章 舱门开闭动态特性研究 | 第146-173页 |
§6.1 引言 | 第146页 |
§6.2 舱门开闭动态试验模拟准则分析 | 第146-148页 |
§6.3 舱门开闭动态试验方法研究 | 第148-153页 |
§6.3.1 舱门运动控制系统 | 第149-151页 |
§6.3.2 数据测量方法 | 第151-152页 |
§6.3.3 数据处理方法 | 第152-153页 |
§6.4 舱内流场动态特性分析 | 第153-161页 |
§6.4.1 压力直流量特性 | 第153-156页 |
§6.4.2 压力脉动量特性 | 第156-161页 |
§6.5 舱门动态载荷特性分析 | 第161-172页 |
§6.5.1 分布载荷特性 | 第161-169页 |
§6.5.2 集中载荷特性 | 第169-172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72-173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73-178页 |
§7.1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73页 |
§7.2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73-176页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76-178页 |
致谢 | 第178-179页 |
参考文献 | 第179-191页 |
作者简历 | 第191页 |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课题及论证 | 第191-19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92-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