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56页 |
| ·层状化合物简介 | 第9-27页 |
| ·无机层状化合物的分类 | 第9-11页 |
| ·无机层状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 第11-14页 |
| ·无机层状化合物的嵌入化学 | 第14-27页 |
| ·嵌入化学的特点 | 第15-16页 |
| ·无机层状化合物嵌入化学的过程 | 第16-18页 |
| ·客体分子嵌入无机层状化合物的方法 | 第18-20页 |
| ·无机层状化合物嵌入化学的反应类型 | 第20-23页 |
| ·无机层状化合物嵌入化学的应用 | 第23-25页 |
| ·无机层状化合物嵌入化学的发展前景 | 第25-27页 |
| ·无机层状化合物水滑石和磷酸锆的简介 | 第27-39页 |
| ·阴离子粘土水滑石的研究介绍 | 第27-34页 |
| ·水滑石的结构 | 第28-29页 |
| ·水滑石类物质的一般性能 | 第29-30页 |
| ·水滑石类物质的嵌入反应 | 第30-33页 |
| ·水滑石类化合物研究新进展 | 第33-34页 |
| ·磷酸锆化合物简介 | 第34-39页 |
| ·磷酸锆化合物的结构 | 第34-36页 |
| ·磷酸锆化合物的离子交换性质和嵌入化学 | 第36-37页 |
| ·磷酸氢锆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37-39页 |
| ·药物释放技术研究简介 | 第39-44页 |
| ·药物-聚合物型 | 第39-41页 |
| ·药物-脂质体型 | 第41-42页 |
| ·其它传递方式 | 第42-43页 |
| ·药物传递前景 | 第43-44页 |
| ·脱氧核糖核酸结构和功能简介 | 第44-49页 |
| ·脱氧核糖核酸结构 | 第44-48页 |
| ·脱氧核糖核酸的研究简介 | 第48-49页 |
| ·关于二氧化碳催化共聚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49-52页 |
|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创新 | 第52-56页 |
| 第二章 苯氧甲基青霉素对水滑石嵌入的研究 | 第56-72页 |
| ·引言 | 第56-57页 |
| ·制备与表征 | 第57-65页 |
| ·实验部分 | 第57-58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57-58页 |
| ·制备 | 第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5页 |
| ·合成 | 第58-60页 |
| ·表征 | 第60-65页 |
| ·HTP抗菌性质及缓释性研究 | 第65-71页 |
| ·实验部分 | 第65-67页 |
| ·试剂,仪器及测试方法 | 第65-67页 |
| ·实验过程 | 第6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7-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三章 DNA和菲啶鎓复合物嵌入水滑石的研究 | 第72-83页 |
| ·引言 | 第72-73页 |
| ·实验部分 | 第73-74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73-74页 |
| ·制备 | 第7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4-82页 |
| ·利用水滑石的“记忆效应”合成HT-DNA-EB复合化合物 | 第74-75页 |
| ·HT-DNA-ET复合化合物的表征 | 第75-81页 |
| ·HT-DNA-ET复合化合物的发光性质 | 第81-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第四章 Eu3+和赖氨酸分子嵌入α-Zr(HPO4)2以及嵌入产物对CO2和环氧丙烷的共聚催化性能 | 第83-111页 |
| ·引言 | 第83-85页 |
| ·制备与表征 | 第85-100页 |
| ·实验部分 | 第85-86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85页 |
| ·制备 | 第85-8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6-100页 |
| ·合成 | 第86-89页 |
| ·ZLE复合化合物的表征 | 第89-97页 |
| ·ZLE复合化合物的发光性质研究 | 第97-100页 |
| ·ZLE对CO2与1,2-环氧丙烷催化共聚的研究 | 第100-109页 |
| ·实验部分 | 第100-101页 |
| ·试剂,仪器及测试方法 | 第100页 |
| ·实验过程 | 第100-10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09页 |
| ·合成 | 第101-103页 |
| ·ZLE对CO2与1,2-环氧丙烷共聚反应的催化活性 | 第103-104页 |
| ·ZLE对CO2与1,2-环氧丙烷共聚反应的催化机理 | 第104-106页 |
| ·聚合物表征 | 第106-10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 第五章 通过树脂模板的方法合成层状化合物MoO3的微米级空心球 | 第111-122页 |
| ·引言 | 第111-113页 |
| ·实验部分 | 第113-114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113页 |
| ·实验过程 | 第113-114页 |
| ·结果 | 第114-118页 |
| ·光学显微镜照片 | 第114-115页 |
| ·扫描电镜照片 | 第115-116页 |
| ·X射线衍射 | 第116-117页 |
| ·MoO3 空心球和polyaniline-MoO3 空心球导电率 | 第117-118页 |
| ·讨论 | 第118-1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 结 论 | 第122-1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5-150页 |
| 致 谢 | 第150-15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152-153页 |
| 中文摘要 | 第153-156页 |
| 英文摘要 | 第156-160页 |
|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