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引言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有关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0页 |
| ·数据来源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3 研究区概况 | 第20-23页 |
| ·自然地理 | 第20-22页 |
| ·地理位置 | 第20页 |
| ·地质与地貌 | 第20-21页 |
| ·气候 | 第21页 |
| ·水文 | 第21页 |
| ·土壤 | 第21页 |
| ·植被 | 第21-22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2页 |
|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特征 | 第22-23页 |
| ·环境条件的过渡性特征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域性分布 | 第22-23页 |
| ·环境条件的波动性与生态环境的弹性特征 | 第23页 |
|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 第23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45页 |
|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23-28页 |
| ·土地利用现状数量结构 | 第23-24页 |
| ·土地利用现状空间结构 | 第24-27页 |
| ·土地利用程度 | 第27-28页 |
|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第28-36页 |
|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 第29-32页 |
|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 | 第32-34页 |
| ·土地利用程度比较 | 第34-35页 |
|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 第35-36页 |
|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第36-39页 |
|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 第39-45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40-41页 |
| ·驱动因子计算 | 第41-43页 |
| ·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驱动力因子分析 | 第43-45页 |
| 5 结论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不足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