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及文献回顾 | 第16-22页 |
1 慢性伤口的定义,发生机制以及目前的治疗进展 | 第16-18页 |
·慢性伤口的定义 | 第16页 |
·慢性伤口的发生机制 | 第16-18页 |
·慢性伤口的治疗进展 | 第18页 |
2 含银敷料与慢性伤口 | 第18-22页 |
·含银敷料的应用历史 | 第18页 |
·含银敷料的作用机制 | 第18-19页 |
·含银敷料的分类 | 第19页 |
·含银敷料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第19-22页 |
第二部分 含银敷料应用于慢性伤口的临床研究 | 第22-29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2 病例选择 | 第22-23页 |
·纳入标准 | 第22-23页 |
·排除标准 | 第23页 |
·剔除标准 | 第23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3-29页 |
·方法及分组 | 第23页 |
·研究流程和敷料使用方法 | 第23-24页 |
·评价指标 | 第24-26页 |
·测量工具及方法 | 第26-27页 |
·质量控制 | 第27页 |
·统计处理方法 | 第27-28页 |
·研究路线 | 第28-29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29-38页 |
1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 | 第29-30页 |
·入选的的患者一般资料及其伤口资料 | 第29-30页 |
2 伤口面积缩小率 | 第30-33页 |
·不同治疗时间的伤口面积缩小率 | 第30-32页 |
·不同类型的慢性伤口面积缩小率 | 第32-33页 |
3 伤口平均愈合时间 | 第33页 |
4 伤细菌转阴率 | 第33-35页 |
·各时间点细菌转阴率 | 第33-34页 |
·第1、第5天、第10天、第20天革兰氏阳性球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转阴率(%) | 第34页 |
·第1、第5天、第10天、第20天各菌种感染人数(占总数的%) | 第34-35页 |
5 含银敷料治疗后伤口炎性反应程度 | 第35页 |
6 含银敷料治疗后伤口分泌物量 | 第35-36页 |
7 含银敷料治疗后的PUSH计分及疼痛计分结果 | 第36-37页 |
8 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 | 第37-38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38-43页 |
1 研究病例的基本资料 | 第38页 |
2 含银敷料慢性伤口治疗中对伤口缩小率的作用分析 | 第38-39页 |
3 含银敷料在慢性伤口治疗中对愈合时间的作用分析 | 第39-40页 |
4 含银敷料对慢性伤口PUSH评分的影响 | 第40-41页 |
5 含银敷料对慢性伤口细菌转阴率结果及细菌种类的分析 | 第41页 |
6 含银敷料对控制伤口炎症反应和伤口渗出结果 | 第41-42页 |
7 含银敷料对伤口疼痛的影响 | 第42页 |
8 含银敷料对血常规、肝肾功能影响及不良反应的分析 | 第42-43页 |
第五部分 结论及建议 | 第43-44页 |
1 全文结论 | 第43页 |
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43页 |
3 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建议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附录 | 第50-57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