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 涉外收养法概述 | 第10-12页 |
·涉外收养 | 第10-11页 |
·收养的涵义 | 第10页 |
·涉外收养的涵义 | 第10-11页 |
·涉外收养的意义 | 第11页 |
·涉外收养法 | 第11-12页 |
·涉外收养法的涵义 | 第11页 |
·涉外收养法的意义 | 第11-12页 |
2 我国涉外收养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12-20页 |
·涉外收养法存在立法空白 | 第12-15页 |
·涉外收养的承认制度未确立 | 第12-13页 |
·缺乏长期的收养后跟踪调查制度 | 第13-14页 |
·涉外收养的试养期制度未确立 | 第14-15页 |
·一些规定过于简略和笼统,不利于于复杂的实际情况的解决 | 第15-18页 |
·被收养人范围狭小 | 第15页 |
·收养人和收养数量的限制 | 第15-16页 |
·涉外收养机构组织体系有悖于相互制约的法治原则 | 第16-17页 |
·涉外收养儿童登记档案制度不健全 | 第17页 |
·涉外收养费用制度的透明性不够 | 第17-18页 |
·涉外收养冲突规定过于简单,不利于法官解决复杂的实际案件 | 第18页 |
·司法监督的缺乏不利于被收养人利益的保护 | 第18-20页 |
3 涉外收养法的国际立法趋势 | 第20-27页 |
·涉外收养法的国际立法趋势 | 第20-22页 |
·完全收养模式的法律地位日渐提高 | 第20页 |
·将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作为收养法的根本性原则 | 第20-21页 |
·健全和完善的试养期制度 | 第21-22页 |
·公权力介入到涉外收养的整个过程 | 第22页 |
·国际条约及各国立法实践 | 第22-27页 |
·国际条约 | 第23-24页 |
·各国立法实践 | 第24-25页 |
·对我国完善涉外收养法律制度的启示 | 第25-27页 |
4 完善我国涉外收养法的方法与途径 | 第27-35页 |
·将“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作为涉外收养的基本原则 | 第27-28页 |
·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概述 | 第27页 |
·儿童利益最大化对涉外收养的意义 | 第27-28页 |
·将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作为涉外收养立法的根本准则 | 第28页 |
·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填补立法空白 | 第28-31页 |
·确立全面的涉外收养模式和承认制度 | 第28-29页 |
·确立涉外收养后跟踪调查制度 | 第29-30页 |
·确立试养期制度,最大程度地降低涉外收养的不稳定性 | 第30页 |
·增加被收养人中国国籍保留制度 | 第30-31页 |
·国家作为被收养人的监护人制度 | 第31页 |
·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使之利于复杂的实际情况的解决 | 第31-34页 |
·扩大被收养人的范围 | 第31-32页 |
·收养人的条件应相应放宽 | 第32页 |
·调整涉外收养组织体系 | 第32页 |
·健全涉外收养儿童登记档案制度 | 第32-33页 |
·制定合理涉外收养的收费用制度 | 第33页 |
·完善涉外收养的法律适用 | 第33-34页 |
·建立司法监督体系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