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线性对的部分盲签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0页 |
插图清单 | 第10-11页 |
表格清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部分盲签名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数字签名 | 第15-27页 |
·相关理论 | 第15-21页 |
·群和域 | 第15-16页 |
·椭圆曲线理论 | 第16-17页 |
·双线性对 | 第17-18页 |
·数学难题 | 第18-19页 |
·哈希函数 | 第19-20页 |
·公钥密码体制 | 第20-21页 |
·数字签名的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数字签名的形式化定义 | 第21-22页 |
·数字签名方案的一般步骤 | 第22页 |
·数字签名的特性 | 第22页 |
·数字签名的分类 | 第22-24页 |
·几种经典的数字签名方案 | 第24-26页 |
·RSA数字签名方案 | 第25页 |
·Elgamal数字签名方案 | 第25-26页 |
·Schnorr数字签名方案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盲签名与部分盲签名 | 第27-39页 |
·盲签名 | 第27-30页 |
·实现原理 | 第27页 |
·实现过程 | 第27-28页 |
·盲签名的性质 | 第28页 |
·几种经典的盲签名方案 | 第28-30页 |
·部分盲签名 | 第30-31页 |
·基本概念 | 第30页 |
·部分盲签名的性质 | 第30-31页 |
·基于双线性对的部分盲签名方案 | 第31-33页 |
·Hu等的部分盲签名方案 | 第31-32页 |
·张学军等的部分盲签名方案 | 第32-33页 |
·闫东升的部分盲签名方案 | 第33页 |
·约分攻击 | 第33-38页 |
·对Hu等方案的攻击 | 第34页 |
·对张学军等方案的攻击 | 第34-35页 |
·对闫东升方案的攻击 | 第35页 |
·分析与推论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可抗“约分攻击”的部分盲签名方案 | 第39-46页 |
·崔巍等的部分盲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第39-42页 |
·非受限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第39-40页 |
·受限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第40-42页 |
·可抗“约分攻击”的部分盲签名方案 | 第42-44页 |
·设计原理 | 第42页 |
·方案描述 | 第42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54页 |
·关键算法及工具 | 第46-48页 |
·双线性对基本算法 | 第46-47页 |
·Miracl大数运算库 | 第47-48页 |
·原型系统设计 | 第48-50页 |
·系统组成 | 第48-49页 |
·系统流程 | 第49-50页 |
·原型系统实现 | 第50-53页 |
·系统初始化 | 第50页 |
·密钥的生成 | 第50-51页 |
·签名过程 | 第51页 |
·验证过程 | 第51-52页 |
·抗“约分攻击”实验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5页 |
·总结 | 第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研究的课题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