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基于实施反收购上市公司的数据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致谢 | 第8-11页 |
| 表格清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可能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 ·可能创新 | 第14-15页 |
|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的研究基础 | 第16-28页 |
| ·基础理论 | 第16-19页 |
| ·股权结构的基础理论 | 第16-17页 |
| ·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 | 第17-19页 |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9-28页 |
| ·国外相关文献 | 第19-22页 |
| ·国内相关文献 | 第22-27页 |
| ·相关文献述评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综合经营绩效的评价 | 第28-36页 |
| ·综合经营绩效的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 ·传统评价方法 | 第28页 |
| ·因子分析法 | 第28-29页 |
| ·综合经营绩效的因子分析模型及构建 | 第29-31页 |
| ·因子分析模型 | 第29页 |
| ·因子分析步骤 | 第29-31页 |
| ·综合经营绩效的因子分析评价 | 第31-36页 |
| ·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 ·综合经营绩效的评价过程 | 第32-34页 |
| ·综合经营绩效的评价结果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36-47页 |
| ·变量的选取 | 第36-37页 |
|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第37-39页 |
| ·模型设计 | 第39-40页 |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 ·股权属性与与经营绩效 | 第40-42页 |
| ·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 | 第42-44页 |
| ·董事会规模与经营绩效 | 第44-45页 |
| ·两职兼任情况与经营绩效 | 第45-46页 |
| ·独董比例与经营绩效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政策与建议 | 第47-52页 |
|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第47-49页 |
| ·适度降低国有股比例,真正发挥国有股的作用 | 第47页 |
| ·引进多种法人群体,实现法人主体多元化 | 第47-48页 |
| ·调动中小股东积极性,提高其治理公司参与度 | 第48页 |
| ·维持大股东持股比例,建立合理股权制衡结构 | 第48-49页 |
| ·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 | 第49-50页 |
| ·建立合理的董事会规模 | 第49页 |
| ·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 第49页 |
| ·建立完善的监事会制度 | 第49-50页 |
| ·建立规范的并购市场 | 第50-52页 |
| ·完善并购市场相关法律建设 | 第50页 |
| ·加强上市公司并购信息披露 | 第50-51页 |
| ·加大对并购行为的监管力度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2-53页 |
| ·本文结论 | 第52页 |
|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