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及路径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1页 |
| ·创新点 | 第11-13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 ·公共危机概念 | 第13-16页 |
| ·公共危机定义 | 第13-14页 |
| ·公共危机管理概念 | 第14页 |
| ·公共危机的特征 | 第14-16页 |
| ·和谐社会的概念 | 第16-21页 |
| ·和谐社会定义 | 第16-18页 |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18-21页 |
| 第3章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21-29页 |
| ·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状 | 第21-23页 |
|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总体和谐平稳 | 第21页 |
| ·当前我国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也伴随其中 | 第21-23页 |
|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9页 |
| ·预警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 第23-24页 |
| ·偏重于事后管理 | 第24-25页 |
| ·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 第25-26页 |
| ·整合社会公共力量的有效性不够 | 第26-27页 |
| ·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 第27-29页 |
| 第4章 2008 年广州火车站春运分析 | 第29-39页 |
| ·我国春运的缘起和背景 | 第29页 |
| ·2008 年广州火车站春运情景 | 第29-34页 |
| ·政府应对危机的利弊得失 | 第34-36页 |
| ·政府的具体应对措施 | 第35-36页 |
| ·政府应对的不足之处 | 第36页 |
| ·和谐社会建设与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的关系 | 第36-39页 |
| ·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保证 | 第36-37页 |
| ·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 第37页 |
| ·和谐社会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终极目标 | 第37-39页 |
| 第5章 以科学高效的公共危机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 第39-61页 |
| ·发挥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 第39-50页 |
| ·政府在公共危机爆发前的防控工作 | 第39-42页 |
| ·政府及时启动公共危机爆发期间的应响应机制 | 第42-47页 |
| ·政府在公共危机后的恢复工作 | 第47-50页 |
| ·健全法制建设,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 第50-61页 |
| ·群体性事件概念 | 第50-51页 |
| ·我国群体性事件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51-55页 |
| ·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55-61页 |
| 结束语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