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三维自动建模与可视化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三维建模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隧道建模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可视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2 空间数据模型 | 第13-21页 |
·空间数据模型 | 第13-15页 |
·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 | 第13页 |
·空间数据模型的作用 | 第13-15页 |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选择原则 | 第15页 |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 第15-18页 |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分类 | 第16-18页 |
·MULTIPATH 数据模型及常用模型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数据预处理与数据模型建立 | 第21-31页 |
·源数据 | 第21页 |
·隧道的三维数据模型 | 第21-23页 |
·隧道网络的基本元素 | 第21-22页 |
·隧道的三维矢量数据特点 | 第22页 |
·隧道的拓扑关系 | 第22-23页 |
·适合隧道的数据结构 | 第23-25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25-30页 |
·隧道中心线数据提取 | 第25-28页 |
·隧道断面数据生成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缓冲区分析实现隧道相交处的平滑处理 | 第31-46页 |
·缓冲区分析生成隧道边界线 | 第31-38页 |
·缓冲区主要的矢量生成算法介绍 | 第31-34页 |
·缓冲区半径旋转算法 | 第34-37页 |
·缓冲区分析生成隧道边界线的算法实现 | 第37-38页 |
·隧道相交处的平滑处理 | 第38-45页 |
·隧道相交的描述 | 第38-39页 |
·隧道拼接与平滑处理常用的方法 | 第39页 |
·隧道相交处平滑处理方法 | 第39-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隧道三维自动建模与可视化实现 | 第46-57页 |
·三维自动建模的算法实现 | 第46-52页 |
·建模算法的研究 | 第46-47页 |
·隧道三维建模步骤及流程 | 第47-49页 |
·隧道三维建模实现 | 第49-51页 |
·隧道三维自动建模系统效果图 | 第51-52页 |
·三维隧道模型可视化实现 | 第52-56页 |
·可视化定义 | 第52-53页 |
·可视化的基本原理及处理过程 | 第53-54页 |
·基于 ArcScene 的三维可视化实现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页 |
·不足之处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