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风险社会”下抽象危险犯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言第11-12页
第一章 风险社会下抽象危险犯的立法现状第12-22页
 第一节 风险刑法概念的提出及德、日抽象危险犯立法现状第12-19页
  一、 风险社会与风险刑法第12-16页
  二、 德、日刑法关于抽象危险犯的立法及研究第16-19页
 第二节 我国刑法抽象危险犯立法现状及趋势第19-22页
  一、 抽象危险犯立法概述第19-20页
  二、 《刑法修正案(八)》相关罪名解析第20-22页
第二章 风险社会下刑法的回应与抽象危险犯的立法原理第22-28页
 第一节 法益保护前置的正当理由第22-26页
  一、 法益保护前置的现实需求第23-25页
  二、 法益保护理论自身的发展第25-26页
 第二节 从刑法功能角度的考虑第26-28页
第三章 抽象危险犯中“抽象危险”的界定第28-35页
 第一节 “抽象危险”的概念内涵第28-32页
  一、 结果危险与行为危险第28-30页
  二、 抽象危险与具体危险第30-32页
 第二节 抽象危险犯与行为犯第32-35页
  一、 抽象危险犯独立性之批判性分析第32-34页
  二、 “抽象危险”是区分之关键第34-35页
第四章 对抽象危险犯的限缩及依据第35-46页
 第一节 抽象危险犯的扩张、疑虑及症结第35-39页
  一、 抽象危险犯理论本身具有扩张性第35-36页
  二、 对抽象危险犯进行合理限缩的必要性第36-38页
  三、 问题的症结——如何排除符合构成要件之无风险行为第38-39页
 第二节 如何看待刑法第 13 条“但书”的限缩作用第39-42页
  一、 从刑法条文结构确认“但书”条款的指导意义第39-40页
  二、 从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关系进行的实质分析第40-41页
  三、 “但书”条款的实质解释功能第41-42页
 第三节 抽象危险犯中行为人的法理出罪途径第42-46页
  一、 抽象危险犯是一种立法推定第42-44页
  二、 对立法推定实体和程序上的反驳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1-52页
后记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位犯罪二重性理论及其在刑罚中的运用
下一篇: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扩张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