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前言 | 第11-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 ·“特招”的概念 | 第12页 |
| ·运动员、高水平运动员、高水平游泳队的定义 | 第12页 |
| ·完全学分制的定义 | 第12页 |
| ·学年学分制的定义 | 第12页 |
| ·NCAA 的定义 | 第12-13页 |
| ·国内“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 | 第13-14页 |
| ·“体教结合”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13页 |
| ·“体教结合”有利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自身发展 | 第13页 |
|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发展中存在问题 | 第13-14页 |
|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需要多方面支持 | 第14页 |
| ·国外“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 | 第14-15页 |
| ·美国高校体育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 ·德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 | 第15页 |
| ·小结 | 第15-17页 |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7-20页 |
| ·研究对象 我国高校高水平游泳队的培养现状 | 第17页 |
| ·调查对象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7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7-18页 |
| ·专家访谈法 | 第18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18-19页 |
| ·逻辑分析法 | 第19-20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0-38页 |
| ·我国高校高水平游泳队培养现状 | 第20-38页 |
| ·我国高校高水平游泳队员现状 | 第20-34页 |
| ·我国高校高水平游泳队运动员的生源情况 | 第20-24页 |
| ·我国高校高水平游泳队运动员的训练情况 | 第24-28页 |
| ·我国高校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学习情况 | 第28-30页 |
| ·我国高校高水平游泳队课程设置情况 | 第30-34页 |
| ·我国高校高水平游泳队保障条件现状 | 第34-35页 |
| ·我国高校高水平游泳队运动员出路现状 | 第35-38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8-40页 |
| ·结论 | 第38页 |
| ·大运会中乙组参赛队员多为全国排名前 20 名的高水平运动员,挂名高校的现象严重 | 第38页 |
| ·我国高校高水平游泳队缺乏激励措施,游泳运动员在校训练积极性不高 | 第38页 |
| ·我国高校在校训练的高水平游泳队员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就业与专业不对口 | 第38页 |
| ·建议 | 第38-40页 |
| ·推广完全学分制,适当延长文化基础薄弱运动员的学习年限。真正让运动员“体教结合” | 第38页 |
| ·完善教学培养体系,重视运动员自我发展 | 第38-39页 |
| ·国家为有能力办高水平游泳队的学校特别资助,以增强高校办高水平游泳队的积极性 | 第39-40页 |
| 6 致谢 | 第40-41页 |
| 7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8 附件 | 第43-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