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分布式软件系统的伴随式监控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9页 |
·大规模分布式软件系统 | 第16-17页 |
·大规模分布式软件系统面临的可信问题 | 第17-19页 |
·软件监控技术 | 第19-23页 |
·软件监控技术的早期研究 | 第19-21页 |
·分布式软件监控技术 | 第21-23页 |
·本文研究工作 | 第23-26页 |
·现有工作的局限性 | 第23-2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本文组织方式 | 第26-28页 |
第二章 伴随式软件监控架构与方法体系 | 第28-52页 |
·分布式软件系统的监控 | 第28-33页 |
·分布式软件系统监控的目标 | 第28-29页 |
·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监控的挑战 | 第29-30页 |
·现有分布式软件系统监控架构 | 第30-33页 |
·伴随式软件监控架构 | 第33-36页 |
·伴随式软件监控架构的组成 | 第33-35页 |
·监控使能的分布式软件运行时框架 | 第35-36页 |
·监控使能的软件开发方法 | 第36-42页 |
·面向方面的编程技术 | 第37-38页 |
·监控需求描述 | 第38页 |
·监控代码生成和探针注入 | 第38-41页 |
·伴随式监控系统开发实例 | 第41-42页 |
·面向伴随式监控的设计模式 | 第42-46页 |
·分布环境下的部署时策略 | 第46-47页 |
·应用实例和分析 | 第47-51页 |
·应用场景 | 第48-49页 |
·生产率和可维护性方面的分析 | 第49-50页 |
·运行效率方面的分析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设计约束驱动的监控使能机制 | 第52-76页 |
·设计监控的必要性分析 | 第52-54页 |
·监控的基本对象和要素 | 第54-56页 |
·基于设计不变式的监控技术 | 第56-65页 |
·不变式的基本概念 | 第56-57页 |
·基于 JML 不变式的监测代码生成 | 第57-65页 |
·监控的强制执行机制 | 第65-74页 |
·软件失效传播分析 | 第65-66页 |
·软件强制执行机制 | 第66-69页 |
·规程-代码联动执行机制 | 第69-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第四章 基于元信息的监控能力注入 | 第76-94页 |
·基于元信息的监控能力注入模型 | 第76-77页 |
·源代码分析 | 第77-80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78页 |
·基于 srcML 的源代码分析过程 | 第78-80页 |
·监控需求建模 | 第80-85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80-82页 |
·基于程序元素的监控需求表达 | 第82-83页 |
·监控需求的 XML 表示 | 第83-84页 |
·监控需求建模工具 | 第84-85页 |
·监控代码生成和织入 | 第85-89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85-86页 |
·监控探针模型 | 第86-87页 |
·探针生成和织入过程 | 第87-88页 |
·支持软件演化的字节码织入 | 第88-89页 |
·监控能力注入实例 | 第89-91页 |
·小结 | 第91-94页 |
第五章 监控信息多用途归纳与综合 | 第94-122页 |
·软件运行轨迹追踪方法 | 第95-108页 |
·软件运行轨迹追踪基础问题分析 | 第95-97页 |
·基于配置的软件运行轨迹追踪方法 CRTTM | 第97-103页 |
·线程运行轨迹生成 | 第103-108页 |
·面向软件调试的综合监控定制方法 | 第108-117页 |
·面向调试需求的综合监控定制 | 第108-115页 |
·面向调试的监控代码插装框架 | 第115-117页 |
·数字-物理虚实协同的监控归纳法 | 第117-120页 |
·数字和物理紧耦合系统监控的基本问题 | 第117-118页 |
·数字物理空间双向映射下的监控方法 | 第118-120页 |
·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六章 总结及未来工作 | 第122-126页 |
·本文工作及主要贡献 | 第122-123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23-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8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38-139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138-139页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奖励 | 第139页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