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调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绪论 | 第10-16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 研究总体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5-16页 |
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页 |
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二﹑相关概念梳理 | 第16-20页 |
(一) 价值观 | 第16-17页 |
(二) 核心价值观 | 第17-18页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第18-20页 |
三、广州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 | 第20-33页 |
(一) 调查基本情况 | 第20页 |
(二) 调查数据分析 | 第20-30页 |
1、 人与自然关系方面 | 第20-21页 |
2、 人与社会关系方面 | 第21-26页 |
3、 人与他人关系方面 | 第26-28页 |
4、 人与自身关系方面 | 第28-30页 |
(三) 调查结果总结 | 第30-33页 |
四、广州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33-38页 |
(一) 学生主体因素 | 第33页 |
(二) 学校因素 | 第33-34页 |
(三) 社会转型因素 | 第34-38页 |
五、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 第38-46页 |
(一) 肯定价值观教育合理性和必要性 | 第38-39页 |
(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 第39页 |
(三)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 第39-40页 |
(四) 重视合力作用 | 第40-41页 |
(五)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实效性 | 第41-44页 |
1、 加强显性课程改革 | 第41-42页 |
2、 注重隐形课程建设 | 第42-44页 |
(六) 建设网络教育平台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