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警察系统中虚拟线圈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7页 |
·虚拟线圈概述 | 第17-19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19-22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基于匹配的虚拟线圈检测算法分析 | 第24-33页 |
·虚拟线圈检测原理 | 第24-25页 |
·虚拟线圈设计 | 第25-26页 |
·基于匹配算法的虚拟线圈车辆检测 | 第26-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特征提取的虚拟线圈检测算法分析 | 第33-44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33-36页 |
·图像去噪滤波 | 第33-34页 |
·图像边缘锐化 | 第34-36页 |
·图像检测目标阴影去除 | 第36-39页 |
·阴影的产生和特点 | 第36-37页 |
·阴影去除法 | 第37页 |
·三层比较法 | 第37-39页 |
·图像特征提取 | 第39-41页 |
·决策过程与阈值选取 | 第41-42页 |
·背景更新与阈值计算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结合虚拟线圈和车辆尾部的越线检测算法分析 | 第44-54页 |
·车尾部特征 | 第44-47页 |
·基于车辆尾部跟踪的车速估算 | 第47-51页 |
·基于车尾部跟踪的测速算法 | 第48-50页 |
·视频测速常用的方法 | 第50-51页 |
·车辆越线检测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系统总体架构及设计 | 第54-68页 |
·前端卡口系统需求分析 | 第54-55页 |
·系统总体架构 | 第55页 |
·前端卡口系统的设计 | 第55-56页 |
·前端卡口系统的功能结构 | 第56-58页 |
·前端卡口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58-59页 |
·车辆检测模块 | 第58页 |
·车辆抓拍模块 | 第58-59页 |
·车牌识别模块 | 第59页 |
·信号灯接收模块 | 第59页 |
·数据传输模块 | 第59页 |
·前端卡口系统的实现 | 第59-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电子警察中虚拟线圈技术应用测试 | 第68-83页 |
·系统设备及开发平台 | 第68页 |
·机动车不按交通信号灯规定通行的 | 第68-71页 |
·通过路口遇停止信号时,停在停止线以内或路口内的 | 第71页 |
·机动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 | 第71-73页 |
·机动车逆向行驶的 | 第73-75页 |
·机动车违反禁止标线指示的 | 第75-77页 |
·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指示的 | 第77-78页 |
·机动车不在机动车道内行驶的 | 第78-80页 |
·机动车违反规定使用专用车道的 | 第80-81页 |
·机动车违章变道行为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