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主要城市公园的彩叶树种调查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27页 |
·城市公园中彩叶树种的相关概念 | 第11-16页 |
·城市公园的概念 | 第11-12页 |
·彩叶植物的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彩叶植物 | 第12页 |
·彩叶植物的分类 | 第12-13页 |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 | 第13-14页 |
·植物的色彩因素 | 第14-16页 |
·植物的色彩 | 第14页 |
·植物色彩的产生 | 第14-15页 |
·园林植物色彩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园林植物设计中的配色 | 第16-18页 |
·近似色的配色 | 第17页 |
·中差色配色 | 第17页 |
·对比色配色 | 第17-18页 |
·互补色的配色 | 第18页 |
·色彩在植物设计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暖色系在植物设计中的应用 | 第18页 |
·冷色系在植物设计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色彩对人的影响 | 第19-20页 |
·色彩对人的生理影响 | 第19页 |
·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 | 第19页 |
·人对色彩的心理感应 | 第19-20页 |
·国内外彩叶植物的发展概述 | 第20-23页 |
·国外彩叶植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国内彩叶植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南京城市公园中彩叶植物配置模式分析 | 第27-53页 |
·调查样地与方法 | 第27-32页 |
·调查对象 | 第27-28页 |
·南京城市概况 | 第27-28页 |
·调查时间与样地 | 第28-32页 |
·南京城市公园中彩叶植物配置实例分析 | 第32-51页 |
·彩叶植物与道路空间结合 | 第32-37页 |
·莫愁湖龙船码头西侧8# | 第33-35页 |
·下马坊公园入口道路30# | 第35-37页 |
·彩叶植物与植物主景绿地的结合 | 第37-42页 |
·总统府子超楼北侧绿地12# | 第37-40页 |
·情侣园入口山丘植物主景绿地21# | 第40-42页 |
·彩叶植物与滨水绿地的结合 | 第42-47页 |
·小桃园水岸绿地25# | 第43-45页 |
·七桥瓮湿地公园水岸绿地46# | 第45-47页 |
·彩叶植物与建筑小品的结合 | 第47-51页 |
·清凉山李剑晨纪念馆绿地36# | 第47-49页 |
·白鹭洲公园白鹭塔周边绿地15# | 第49-5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1-53页 |
第三章 南京城市公园中彩叶树种群落特征分析 | 第53-87页 |
·调查研究方法 | 第53-56页 |
·调查方法 | 第53-55页 |
·乔木的调查内容与方法 | 第53-54页 |
·灌木的调查内容与方法 | 第54页 |
·测量因子 | 第54-55页 |
·分析方法 | 第55-56页 |
·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分析方法 | 第55页 |
·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量特征分析方法 | 第55-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80页 |
·南京城市公园中彩叶树种组成分析 | 第56-61页 |
·公园道路绿地中彩叶树种组成分析 | 第57-58页 |
·公园植物主景绿地中彩叶树种组成分析 | 第58-59页 |
·公园滨水绿地中彩叶树种组成分析 | 第59-60页 |
·公园建筑及小品周边绿地中彩叶树种组成分析 | 第60-61页 |
·公园绿地彩叶树种数量特征分析 | 第61-80页 |
·道路绿地彩叶树种数量特征分析 | 第61-65页 |
·植物主景绿地彩叶树种数量特征分析 | 第65-71页 |
·滨水绿地彩叶树种数量特征分析 | 第71-76页 |
·建筑周边绿地彩叶树种数量特征分析 | 第76-80页 |
·彩叶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 第80-84页 |
·乔木层彩叶植物数量特征分析 | 第80-82页 |
·灌木层彩叶植物数量特征分析 | 第82-8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84-87页 |
第四章 南京公园彩叶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与分析 | 第87-103页 |
·研究对象 | 第87-88页 |
·评价方法体系构建 | 第88-96页 |
·评价方法 | 第88-89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88-89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89页 |
·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89-90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90-91页 |
·评判标准的确定 | 第91-93页 |
·评判过程 | 第93-94页 |
·评判者 | 第93页 |
·定性指标判断的选择 | 第93-94页 |
·评价步骤 | 第94页 |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值和一致性检验 | 第94-96页 |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第94-95页 |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95-9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6-100页 |
·权重计算 | 第96-98页 |
·综合评价的计算 | 第98-100页 |
·讨论与不足 | 第100-103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103-109页 |
·南京城市公园彩叶植物景观特点分析 | 第103-105页 |
·南京城市公园彩叶植物群落 | 第103页 |
·南京城市公园彩叶植物综合评价 | 第103-104页 |
·南京城市公园彩叶植物景观缺点 | 第104-105页 |
·南京城市公园彩叶植物景观的优化策略 | 第105-107页 |
·彩叶植物资源丰富、应加大应用力度 | 第105-106页 |
·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彩叶植物 | 第106页 |
·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 | 第106页 |
·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 第106-107页 |
·结语及不足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附录 | 第113-119页 |
1. 南京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名录表 | 第113-11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