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放射性物质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放射性核素在岩土体中迁移的数值模拟及影响评估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第9-11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2-13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31页
   ·放射性废物分类与处置方案第15-18页
   ·低中放废物地下处置安全评价技术方法第18-20页
   ·核素在地质介质中迁移模拟评价的理论机制第20-27页
     ·孔隙介质水流运动和核素迁移主要机制第21-24页
     ·裂隙介质水流运移及核素迁移主要机制第24-27页
   ·核素在地质体中迁移的计算机模型及其应用第27-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UZ场地非饱和带核素迁移数值模拟第31-52页
   ·环境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第31-32页
     ·环境特征第31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31-32页
   ·核素迁移景象分析第32-33页
   ·非饱和带水流模型及渗流参数研究第33-40页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第33页
     ·非饱和带水分运移模型第33-34页
     ·渗流参数测试分析第34-40页
   ·地层介质对钚的吸附强度研究第40-41页
   ·非饱和带核素迁移数值模拟与预测评价第41-51页
     ·源项分析第41-42页
     ·核素迁移数值模拟预测评价第42-50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对比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SZ场地饱和带核素迁移数值模拟第52-76页
   ·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第52-53页
     ·地形地貌第52页
     ·地层岩性第52页
     ·导水裂隙分布特征第52-53页
     ·地下水循环概况第53页
     ·地下水流速第53页
   ·研究区饱和带水流及核素迁移概念模型的建立第53-55页
     ·裂隙渗流理论及研究区地下水模型概化第54页
     ·放射性核素迁移概念模型第54-55页
   ·基于MODFLOW的模型创建第55-65页
     ·数学模型第57-59页
     ·模拟范围与模型边界第59-60页
     ·模型的水平及垂向剖分第60-61页
     ·模型基本参数的获取第61-65页
   ·地下水流动及核素迁移模型校正第65-70页
     ·水流模型校正及稳定流模拟第65-67页
     ·核素迁移模型校验第67-70页
   ·场地核素迁移数值模拟及预测分析第70-75页
     ·~3H迁移模拟预测分析第70-72页
     ·~(90)Sr迁移模拟预测分析第72-73页
     ·~(239)Pu迁移模拟预测分析第73-75页
   ·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结论第76-78页
   ·主要结论第76-77页
   ·研究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华南地区家庭碳排放人口影响因素对比研究
下一篇:中国北方地区季节性积雪中黑碳的观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