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禽青壳蛋鸡与白来航鸡资源群体的构建及部分性状的测定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我国养鸡业的现状 | 第11-12页 |
·鸡资源群体概述 | 第12-14页 |
·国际上三大资源群体 | 第13页 |
·国内的资源群体 | 第13-14页 |
·鸡 QTL 的定位 | 第14-17页 |
·QTL 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 | 第15页 |
·一些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 | 第15-17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7-19页 |
2 苏禽青壳蛋鸡与白来航鸡资源群体的建立 | 第19-22页 |
·引言 | 第19页 |
·鸡种资源 | 第19页 |
·苏禽青壳蛋鸡 | 第19页 |
·单冠白来航鸡 | 第19页 |
·资源群体的基本构成 | 第19-20页 |
·F0代的选择 | 第19页 |
·F1代的建立 | 第19-20页 |
·F2代的建立 | 第20页 |
·资源群体继代示意图 | 第20页 |
·表型值测定项目 | 第20-21页 |
·质量性状的表型分析 | 第21-22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试验动物 | 第22页 |
·试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 第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血样采集 | 第22页 |
·蛋品质测定 | 第22-23页 |
·生长发育性状的测定 | 第23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生长曲线拟合 | 第23-24页 |
·产蛋曲线拟合 | 第24-25页 |
4 资源群体质量性状的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羽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25-27页 |
·资源群体羽色表现 | 第25-27页 |
·F2代羽色分离情况 | 第27页 |
·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27-28页 |
·蛋壳颜色的遗传分析 | 第28-29页 |
5 资源群体数量性状的结果与分析 | 第29-52页 |
·资源群体各世代受精率、活胚率、孵化率 | 第29页 |
·F0代生长性状分析 | 第29-32页 |
·苏禽青壳蛋鸡与白来航鸡累计生长曲线 | 第29-31页 |
·苏禽青壳蛋鸡与白来航鸡生长曲线拟合 | 第31-32页 |
·F1代生长性状分析 | 第32-33页 |
·杂交 F1代累计生长曲线 | 第32页 |
·杂交 F1代生长曲线拟合 | 第32-33页 |
·F2代生长性状分析 | 第33-34页 |
·F2代累计生长曲线生长 | 第33-34页 |
·亲本与 F2代体重频率分布图 | 第34页 |
·体尺性状分析 | 第34-38页 |
·亲本和杂交 F1代 13 周龄体尺 | 第34-36页 |
·亲本和杂交 F1代 40 周龄体尺 | 第36-37页 |
·体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第37-38页 |
·产蛋性状性状 | 第38-42页 |
·资源家系各代群体产蛋性能的分析 | 第38-39页 |
·亲本产蛋率及产蛋曲线拟合分析 | 第39-40页 |
·F1代产蛋率及产蛋曲线 | 第40-41页 |
·两世代产蛋曲线拟合分析 | 第41-42页 |
·蛋品质分析 | 第42-50页 |
·亲本蛋品质比较 | 第42-44页 |
·F1代正反交蛋品质比较 | 第44-45页 |
·鸡蛋蛋品质的时序变化规律 | 第45-47页 |
·杂交效应对蛋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47-48页 |
·蛋品质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性 | 第48-50页 |
·血液生化指标 | 第50-52页 |
·亲本间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 第50-51页 |
·亲本间血液血象指标比较 | 第51-52页 |
6 讨论 | 第52-56页 |
·关于资源群体的建立与意义 | 第52页 |
·羽色、胫色的分离 | 第52-53页 |
·资源群体各世代的生长发育 | 第53-54页 |
·蛋品质时序变化规律 | 第54页 |
·蛋品质的杂交效应 | 第54-55页 |
·蛋品质性状间相关性 | 第55-56页 |
7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67页 |
导师简介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