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药电纺纤维膜用于瘢痕疙瘩的修复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前言 | 第13页 |
·瘢痕疙瘩 | 第13-18页 |
·瘢痕疙瘩的形成 | 第13-14页 |
·瘢痕疙瘩病理生理学和组织学 | 第14-16页 |
·瘢痕疙瘩的发病机理 | 第16页 |
·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 | 第16-18页 |
·静电纺丝 | 第18-20页 |
·静电纺丝的发展历史 | 第18页 |
·静电纺丝过程 | 第18-19页 |
·电纺纤维的材料 | 第19-20页 |
·电纺纤维的应用 | 第20-22页 |
·电纺纤维与药物传递 | 第20-21页 |
·电纺纤维的其他应用 | 第21-22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22-24页 |
·本文研究目的 | 第2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载DEX/GTP电纺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第24-34页 |
·前言 | 第24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5页 |
·载DEX/GTP电纺纤维的制备 | 第25-26页 |
·纺丝液的制备 | 第25页 |
·静电纺丝 | 第25-26页 |
·载DEX/GTP电纺纤维的性能表征 | 第26-27页 |
·SEM | 第26页 |
·力学测试 | 第26页 |
·接触角测试 | 第26页 |
·体外降解表征 | 第26-27页 |
·体外释药表征 | 第27页 |
·数据统计学处理 | 第2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纤维表面形貌分析 | 第27-28页 |
·力学性能分析 | 第28-30页 |
·接触角结果分析 | 第30页 |
·体外降解分析 | 第30-32页 |
·体外药物释放分析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载DEX/GTP电纺纤维的体外生物学评价 | 第34-44页 |
·前言 | 第34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体外抗菌检测 | 第35页 |
·细胞体外培养 | 第35-38页 |
·器材与试剂配备 | 第35-36页 |
·细胞培养 | 第36-37页 |
·材料灭菌与预处理 | 第37页 |
·细胞接种 | 第37-38页 |
·数据统计学处理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抗菌活性分析 | 第38页 |
·材料毒性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细胞抑制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载DEX/GTP纤维对裸鼠瘢痕疙瘩的修复 | 第44-53页 |
·前言 | 第44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44-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44-45页 |
·电纺纤维的处理 | 第45页 |
·裸鼠瘢痕疙瘩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裸鼠处理 | 第45页 |
·人瘢痕组织块的移植 | 第45-46页 |
·裸鼠瘢痕疙瘩的观测 | 第46页 |
·瘢痕疙瘩的修复 | 第46-48页 |
·裸鼠瘢痕疙瘩的处理 | 第46-47页 |
·瘢痕疙瘩修复情况观察 | 第47页 |
·组织学观察 | 第47-48页 |
·数据统计学处理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瘢痕疙瘩植入裸鼠后体积的变化 | 第48页 |
·瘢痕疙瘩修复后体积的变化 | 第48-49页 |
·组织学观察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