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 | 第12-36页 |
·引言 | 第12页 |
·机理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第12-17页 |
·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 第12-15页 |
·与动力学相关的假定和原则 | 第15-17页 |
·机理研究的实验手段与方法 | 第17-28页 |
·同位素的应用 | 第18-22页 |
·中间体的获得与捕捉 | 第22-25页 |
·动力学的速率测定 | 第25-26页 |
·取代基效应 | 第26-28页 |
·其他测量和表征方法 | 第28页 |
·机理研究的理论方法 | 第28-33页 |
·量子力学方法 | 第29-32页 |
·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 | 第32-33页 |
·QM与MM的组合方法 | 第33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第二章 钯催化噻吩碳氢活化/芳基化反应中配体控制区域选择性的机理起源 | 第36-60页 |
·引言 | 第36-38页 |
·理论方法 | 第38-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50页 |
·关于亲电芳香取代&迁移机理 | 第39-40页 |
·氮配体(2,2’-联吡啶配体) | 第40-43页 |
·膦配体 | 第43-47页 |
·选择性的起源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补充材料 | 第5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第三章 杂环参与的Heck反应中氢消除机理的理论研究 | 第60-80页 |
·引言 | 第60-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71页 |
·可能机理 | 第63-67页 |
·底物影响 | 第67-70页 |
·配体影响 | 第70-71页 |
·碱的影响 | 第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计算方法 | 第72-73页 |
补充材料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第四章 铜催化分子内邻位C-H活化/C-X(X=N,O)偶联反应的机理研究 | 第80-114页 |
·引言 | 第80-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95页 |
·C-O偶联反应中机理A,B和C | 第83-90页 |
·C-N偶联反应的机理B和C | 第90-92页 |
·关于自由基机理 | 第92-94页 |
·关于质子耦合电子转移机理 | 第94-95页 |
·相关的实验验证 | 第95-98页 |
·同位素效应 | 第96-97页 |
·取代基效应 | 第97页 |
·无氧实验 | 第97-98页 |
·结论 | 第98-99页 |
·计算及实验方法 | 第99-100页 |
补充材料 | 第100-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4页 |
第五章 Diels-Alder反应速率常数的精确预测及其在Diels-Alder连接反应中的应用 | 第114-144页 |
·引言 | 第114-115页 |
·计算方法 | 第115-11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6-132页 |
·Diels-Alder反应能垒的精度计算 | 第116-124页 |
·新型Diels-Alder连接反应体系的设计 | 第124-132页 |
·结论 | 第132-133页 |
补充材料 | 第133-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4页 |
第六章 论文总结 | 第144-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