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2.1 论文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6-17页 |
1.2.2 论文框架 | 第17页 |
1.2.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述评 | 第19-25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9-21页 |
2.1.1 基于财务指标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 | 第19页 |
2.1.2 引入非财务指标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 | 第19-20页 |
2.1.3 基于效率测算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 | 第20-21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21-23页 |
2.2.1 基于财务指标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 | 第21-22页 |
2.2.2 引入非财务指标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 | 第22-23页 |
2.2.3 基于效率测算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 | 第23页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研究样本选择 | 第25-31页 |
3.1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28页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5-26页 |
3.1.2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6-28页 |
3.2 参照样本选择 | 第28-31页 |
3.2.1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概况 | 第28-29页 |
3.2.2 研究样本选择理论依据 | 第29-30页 |
3.2.3 研究样本构成 | 第30-31页 |
第四章 H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31-41页 |
4.1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因子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4.1.1 因子分析法及其数学模型 | 第31页 |
4.1.2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第31-32页 |
4.2 样本数据分析 | 第32-34页 |
4.2.1 数据检验 | 第32-33页 |
4.2.2 数据处理原则 | 第33页 |
4.2.3 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4.2.4 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评价 | 第34页 |
4.3 H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34-41页 |
4.3.1 环境适应能力 | 第34-35页 |
4.3.2 业务稳定性 | 第35-36页 |
4.3.3 盈利能力 | 第36-37页 |
4.3.4 客户服务能力 | 第37-38页 |
4.3.5 资产质量 | 第38页 |
4.3.6 流动性 | 第38-39页 |
4.3.7 客户沟通能力 | 第39页 |
4.3.8 竞争能力综合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H商业银行竞争能力纵向分析 | 第41-47页 |
5.1 研究样本及指标数据概述 | 第41页 |
5.1.1 研究样本选择 | 第41页 |
5.1.2 指标数据 | 第41页 |
5.2 竞争能力纵向分析 | 第41-43页 |
5.2.1 环境适应能力 | 第41-42页 |
5.2.2 业务稳定性 | 第42页 |
5.2.3 盈利能力 | 第42-43页 |
5.2.4 资产质量 | 第43页 |
5.2.5 流动性 | 第43页 |
5.2.6 客户沟通和服务能力 | 第43页 |
5.3 竞争能力综合分析 | 第43-47页 |
5.3.1 H商业银行竞争能力优势分析 | 第43-44页 |
5.3.2 H商业银行竞争能力劣势分析 | 第44-45页 |
5.3.3 H商业银行竞争能力综合分析 | 第45-47页 |
第六章 H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及发展对策分析 | 第47-51页 |
6.1 针对优势的发展策略 | 第47页 |
6.2 针对劣势的发展策略 | 第47-48页 |
6.3 统筹协调发展策略 | 第48-5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7.1 结论 | 第51页 |
7.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58页 |
导师简介 | 第58-59页 |
附件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