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区浅层地温(热)能资源适宜性分区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5-36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5-16页 |
| ·气候水文概况 | 第16-17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7-18页 |
| ·研究区热储条件分析 | 第18-36页 |
| ·研究区地质条件 | 第18-25页 |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8-19页 |
| ·研究区地层概况 | 第19-24页 |
| ·研究区构造特征 | 第24-25页 |
|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第25-29页 |
| ·地下水的类型 | 第25-26页 |
| ·地下水位动态特征 | 第26-27页 |
| ·地下水化学特征 | 第27-28页 |
| ·地下水资源分区 | 第28-29页 |
| ·研究区浅层地温场分布及特征 | 第29-33页 |
| ·全区浅层地温层分布及特征 | 第29-32页 |
| ·全区 100m 以内的温度特征 | 第32-33页 |
| ·研究区热储条件综述 | 第33-36页 |
| 第3章 浅层地(温)热能开发利用适宜区划分 | 第36-46页 |
| ·划分原则 | 第36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6-39页 |
|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6-38页 |
| ·构建指标体系 | 第38-39页 |
| ·长春市浅层地温能适宜区评价 | 第39-46页 |
| ·评价方法 | 第39-40页 |
| ·地下水源热泵适宜区评价 | 第40-44页 |
| ·地埋管地源热泵适宜区评价 | 第44页 |
| ·长春市区浅层地温能适宜区评价结果 | 第44-46页 |
| 第4章 适宜区二维水热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 第46-52页 |
| ·模型概化与建立 | 第46-48页 |
| ·模型概化与假设 | 第46页 |
| ·概念模型建立 | 第46-48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 ·热质传递控制方程 | 第48-49页 |
| ·数值方法 | 第49页 |
| ·TOUGH 模拟平台概述 | 第49-50页 |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2页 |
| ·建议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