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5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8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6页 |
·内涵辨析 | 第19-20页 |
·政策的含义及特点 | 第19页 |
·产业政策的含义及特点 | 第19页 |
·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 | 第19-20页 |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 | 第20页 |
·政策层面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 第20-23页 |
·政策层面 EIA 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政策层面 EIA 的特征 | 第21-23页 |
·政策层面 EIA 的指导原则 | 第23页 |
·政策层面 EIA 与政策分析和政策制定 | 第23-26页 |
·政策层面 EIA 与政策分析的关系 | 第23-24页 |
·政策层面 EIA 与政策制定的关系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政策环境影响的作用机理 | 第26-33页 |
·政策环境影响机理的类型划分 | 第26页 |
·行政体制因素诱发的政策环境影响 | 第26-30页 |
·制度性因素 | 第27页 |
·技术性因素 | 第27-28页 |
·“经济人”因素 | 第28页 |
·行政管理与环境问题 | 第28-30页 |
·价值冲突诱发的政策环境影响 | 第30-31页 |
·公平与效率的冲突 | 第30-31页 |
·公共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的冲突 | 第31页 |
·政策执行诱发的政策环境影响 | 第31页 |
·市场行为诱发的环境影响 | 第31-33页 |
·市场机制下政府职能 | 第32页 |
·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均衡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政策层面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和动态评价方法研究 | 第33-42页 |
·建立政策 EIA 指标体系的目的 | 第33页 |
·EIA 指标体系的功能 | 第33-34页 |
·政策 EIA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34-35页 |
·相关指标与重点指标 | 第35页 |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建立 | 第35-38页 |
·目标层 | 第35页 |
·准则层 | 第35页 |
·指标层 | 第35-38页 |
·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分析 | 第38页 |
·政策 EIA 评价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分析 | 第38页 |
·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可操作性分析 | 第38页 |
·政策环境影响的动态变权评价方法 | 第38-42页 |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39页 |
·研究方法 | 第39-42页 |
第五章 实例研究——以造纸业产业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例 | 第42-53页 |
·造纸行业的发展状况 | 第42-43页 |
·造纸业的发展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 第43-46页 |
·发展目标与主要措施 | 第43页 |
·对主要资源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 第43-44页 |
·当前我国造纸行业对资源环境影响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44-46页 |
·变权法在实证中的具体应用 | 第46-51页 |
·针对造纸业政策提出降低环境污染的对策建议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页 |
·局限性及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