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7-17页 | 
| ·分子系统学研究概述 | 第7-8页 | 
| ·分子系统学的发展 | 第7-8页 | 
| ·分子系统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 第8页 | 
| ·分子系统学数据的分析方法 | 第8页 | 
| ·虫草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 第8-17页 | 
| ·虫草资源的应用价值 | 第8-10页 | 
| ·虫草无性型的研究 | 第10-12页 | 
| ·分子系统学在虫草研究上的应用 | 第12-14页 | 
| ·虫草属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2 引言 | 第17-18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8-25页 | 
|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 ·有性型标本及无性型菌株 | 第18页 | 
| ·主要实验药品及来源 | 第18-19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页 | 
| ·主要培养基 | 第19-20页 | 
| ·主要试剂及配置 | 第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 ·标本采集 | 第20页 | 
| ·菌种的分离和纯化 | 第20-21页 | 
| ·标本的保藏 | 第21页 | 
| ·菌种鉴定 | 第21页 | 
| ·有性型的鉴定 | 第21页 | 
| ·无性型的鉴定 | 第21页 | 
| ·分子系统学研究 | 第21-25页 | 
| ·DNA提取 | 第21-22页 | 
| ·DNA检测 | 第22页 | 
| ·PCR扩增 | 第22-23页 | 
|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23-24页 | 
| ·测序 | 第24页 | 
| ·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24-25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5-44页 | 
| ·莲状虫草Cordyceps nelumboides | 第25-34页 | 
| ·莲状虫草有性型 | 第25-27页 | 
| ·莲状虫草无性型 | 第27-29页 | 
| ·莲状虫草分子系统学研究 | 第29-34页 | 
| ·黄棒虫草 Ophiocordyceps clavata | 第34-38页 | 
| ·黄棒虫草无性型 | 第34页 | 
| ·黄棒虫草无性型分子系统学研究 | 第34-38页 | 
| ·粉被虫草Cordyceps pruinosa | 第38-41页 | 
| ·与常见粉被虫草有性型形态比较 | 第38-39页 | 
| ·本种无性型形态研究 | 第39-40页 | 
| ·ITS序列分析 | 第40-41页 | 
| ·草剃虫草Cordyceps kusanagiensis | 第41-44页 | 
| ·草剃虫草无性型研究 | 第41-42页 | 
| ·草剃虫草分子系统学研究 | 第42-44页 | 
| 5 讨论 | 第44-47页 | 
| ·莲状虫草及其无性型 | 第44-45页 | 
| ·几种虫草的分类地位 | 第45-46页 | 
| ·虫草与寄主的关系 | 第46-47页 | 
| 6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