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 ·本文的核心概念——互动的有关研究 | 第10-11页 |
| ·本文的研究视角——理性选择理论 | 第11页 |
| ·有关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关系的研究 | 第11-15页 |
| ·有关政府购买服务的研究 | 第15-17页 |
| ·其他的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概念界定与操作化 | 第19-20页 |
|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 ·资料收集方法 | 第20-21页 |
| ·抽样策略 | 第21页 |
|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 第2章 历史与现状:S市政府购买服务历史变迁与发展现状 | 第22-33页 |
| ·S市的基本情况与样本代表性说明 | 第22-24页 |
| ·S市的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 ·S市代表性说明 | 第23-24页 |
| ·S市政府购买服务的历史变迁 | 第24-26页 |
| ·政府购买服务试运行阶段 | 第24-25页 |
| ·政府购买服务调整阶段 | 第25页 |
| ·政府购买服务推行阶段 | 第25-26页 |
| ·S市政府购买服务现状 | 第26-32页 |
| ·S市政府购买服务开展状况 | 第26-27页 |
| ·S市的社会组织建设 | 第27-31页 |
| ·S市的社会组织嵌入原有社会服务系统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抗拒与变迁:社会组织与政府间互动发展的过程 | 第33-44页 |
| ·授权: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的开始 | 第33-36页 |
| ·互动的本质:社会服务的区别商品化 | 第33-34页 |
| ·互动的原则:以服务优化为先导 | 第34-35页 |
| ·互动的维持:引入第三方评估 | 第35-36页 |
| ·矛盾和冲突:社会组织与政府间的“安全阀” | 第36-40页 |
| ·冲突的发生:社会组织自主性与政府控制的对抗 | 第36-38页 |
| ·冲突的原因:双方主体政策、理念、行为的差异 | 第38-39页 |
| ·冲突的功能:维护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互动的发展 | 第39-40页 |
| ·妥协与合作:一种理性选择的结果 | 第40-42页 |
| ·政府的理性选择:逐渐开放与包容 | 第40-41页 |
| ·社会组织的理性选择:转为依附的发展道路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4章 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过程中的行动策略探讨 | 第44-50页 |
| ·政府的行动逻辑:传统向现代的逐步转换 | 第44-46页 |
| ·由“政社不分”向“政社分离”转变 | 第44-45页 |
| ·现代导向下的社会体制逐步改革 | 第45-46页 |
| ·社会组织的行动逻辑:权宜性的本土化过程 | 第46-47页 |
| ·守卫组织自主性与政府控制间的平衡点 | 第46页 |
| ·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的逐步完善 | 第46-47页 |
| ·社会组织与政府共同的行动逻辑:政社分工合作 | 第47-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3页 |
| ·结论:传统与现代化的纠结 | 第50-51页 |
| ·本研究的一些贡献 | 第51页 |
| ·本研究的局限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附录一 | 第57-59页 |
| 卷内备考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