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立体几何学的教学价值和作用 | 第12-15页 |
·立体几何的价值 | 第12-13页 |
·立体几何的自然价值 | 第12页 |
·立体几何的教育价值 | 第12-13页 |
·立体几何教学在高中地位和作用 | 第13-15页 |
·立体几何教学在高中的地位 | 第13-14页 |
·立体几何教学在高中的作用 | 第14-15页 |
第三章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 | 第15-22页 |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立体几何的教学目标 | 第15-18页 |
·原《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要求 | 第15-16页 |
·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要求 | 第16-18页 |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立体几何教学目标的比较: | 第18-19页 |
·目标描述差异 | 第18页 |
·目标分类差异 | 第18-19页 |
·目标层次差异 | 第19页 |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立体几何教学内容的比较 | 第19-22页 |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要求 | 第19-20页 |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差异 | 第20-22页 |
第四章 新《课程标准》下立体几何部分调查问卷 | 第22-33页 |
·学生调查问卷统计情况 | 第22-26页 |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第26-27页 |
·教师调查问卷统计情况 | 第27-31页 |
·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第31-33页 |
第五章 立体几何教学的思考 | 第33-69页 |
·教学中元素的认识 | 第33-34页 |
·教师的主导作用 | 第33页 |
·学生的中心作用 | 第33页 |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作用 | 第33-34页 |
·对空间向量引入的认识 | 第34-53页 |
·向量的知识体系 | 第35-42页 |
·向量的应用 | 第42-52页 |
·向量引入的积极意义 | 第52-53页 |
·立体几何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53-54页 |
·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 第53页 |
·给出的一点建议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6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一 立体几何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第71-73页 |
附录二 立体几何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