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霍岭大战》与《平家物语》成书年代、版本及作者概述 | 第12-18页 |
·两部作品形成文本的年代、版本及作者 | 第12-14页 |
·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与主题思想 | 第14-18页 |
·《霍岭大战》的时代背景与主题思想 | 第14-16页 |
·《平家物语》的时代背景与主题思想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文本结构比较研究 | 第18-24页 |
·“仲”与“物语”的概念 | 第18-19页 |
·《平家物语》和《霍岭大战》的文本结构 | 第19-20页 |
·人物特点及情节发展脉络的异同 | 第20-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语言比较研究 | 第24-47页 |
·《格萨尔》说唱艺人与唱调 | 第24-26页 |
·《格萨尔》史诗说唱艺人 | 第24-26页 |
·《格萨尔》史诗唱调 | 第26页 |
·《平家物语》说唱艺人、说唱形式及曲调 | 第26-28页 |
·《平家物语》唱曲的种类 | 第27-28页 |
·语言的结构特点 | 第28-33页 |
·《平家物语》语言艺术特点 | 第28-33页 |
·《霍岭大战》中的语言结构特点 | 第33-36页 |
·《霍岭大战》中唱词的韵律特点 | 第34页 |
·七音节唱词 | 第34-35页 |
·八音节唱词 | 第35页 |
·七、八音节混合的唱词 | 第35页 |
·九音节唱词 | 第35-36页 |
·谚语 | 第36-37页 |
·成语 | 第37-38页 |
·赞词 | 第38-39页 |
·茶赞词 | 第38-39页 |
·美酒赞词 | 第39页 |
·骏马赞词 | 第39页 |
·冠赞词 | 第39页 |
·宗教用语 | 第39-40页 |
·民间习惯用语 | 第40-41页 |
·拟声词 | 第41页 |
·状态词 | 第41-42页 |
·誓词 | 第42-43页 |
·比喻词 | 第43-44页 |
·其他形式 | 第44-46页 |
·提问式语句 | 第44-45页 |
·重叠式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宗教文化比较研究 | 第47-59页 |
·宗教 | 第47-53页 |
·《霍岭大战》中体现的宗教文化 | 第47-48页 |
·原始宗教 | 第48页 |
·神山崇拜 | 第48-49页 |
·巫师与巫术 | 第49-50页 |
·图腾崇拜 | 第50页 |
·征兆与占卜 | 第50-52页 |
·苯教神灵 | 第52-53页 |
·佛教神灵 | 第53页 |
·《平家物语》中体现的宗教文化 | 第53-58页 |
·原始宗教——神道教 | 第53-55页 |
·本地垂迹思想 | 第55-56页 |
·净土信仰 | 第56-57页 |
·禅宗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结束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