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3-34页 |
第一章 EST生物信息学 | 第14-20页 |
1 EST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4-15页 |
·基因表达分析研究 | 第14-15页 |
·绘制基因图谱 | 第15页 |
·基因识别预测 | 第15页 |
2 各类EST标记的开发 | 第15-20页 |
·EST-RFLP标记的开发 | 第16页 |
·EST-AFLP标记的开发 | 第16-17页 |
·EST-SSR标记的开发 | 第17-18页 |
·EST-SNP标记的开发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辣椒遗传多样性的应用研究 | 第20-30页 |
1 形态学标记 | 第20页 |
2 细胞学标记 | 第20-21页 |
3 生化标记 | 第21页 |
4 分子标记 | 第21-27页 |
·RFLP标记 | 第21-22页 |
·RAPD标记 | 第22-23页 |
·AFLP标记 | 第23-24页 |
·SSR标记 | 第24-25页 |
·ISSR标记 | 第25页 |
·EST-SSR标记 | 第25-26页 |
·SNP标记 | 第26-27页 |
5 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27-30页 |
第三章 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CMV)研究进展 | 第30-34页 |
1 辣椒CMV的特征特性 | 第30页 |
2 辣椒抗CMV相关的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 第30-31页 |
3 辣椒抗CMV遗传规律的研究 | 第31-32页 |
4 辣椒抗CMV分子标记研究 | 第32-34页 |
下篇 研究报告 | 第34-60页 |
第四章 辣椒EST-SSR分布特征及功能注释 | 第36-44页 |
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36-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序列来源 | 第37页 |
·EST-SSR的引物开发 | 第37-38页 |
·对序列进行质量控制 | 第37页 |
·引物设计 | 第37-38页 |
·EST-SSR序列功能注释 | 第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EST-SSR分布频率及特征 | 第38-39页 |
·EST-SSR序列中三、六核苷酸转录合成氨基酸 | 第39-40页 |
·EST-SSR引物设计与功能注释 | 第40-43页 |
3 讨论 | 第43-44页 |
第五章 EST-SSR的辣椒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4-54页 |
摘要 | 第44页 |
Abstract | 第44-45页 |
1 材料 | 第45-46页 |
·材料 | 第45页 |
·主要仪器及药品 | 第45-46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46页 |
2. 方法 | 第46-49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46-47页 |
·PCR扩增 | 第47-48页 |
·电泳分析 | 第48-49页 |
·凝胶的制备 | 第48页 |
·电泳条件 | 第48-49页 |
·银染方法 | 第49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辣椒总DNA的检测 | 第49页 |
·EST-SSR标记的多态性扩增结果 | 第49-50页 |
·EST-SSR标记的聚类分析 | 第50-51页 |
4 讨论 | 第51-54页 |
第六章 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的EST-SSR标记筛选 | 第54-60页 |
摘要 | 第54页 |
Abstract | 第54-55页 |
1 材料 | 第55页 |
2 方法 | 第55-56页 |
·基因组DNA提取(CTAB法) | 第55页 |
·病毒接种 | 第55-56页 |
·抗病和感病DNA池的构建 | 第56页 |
·EST-SSR引物 | 第56页 |
·PCR扩增 | 第5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植株抗病性鉴定结果 | 第56-57页 |
·EST-SSR标记在抗、感病池多态性筛选 | 第57页 |
·获得多态性引物列表 | 第57-58页 |
·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EST-SSR标记的连锁分析 | 第58-59页 |
4 讨论 | 第59-60页 |
全文结论 | 第60-62页 |
创新之处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论文发表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