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公立医院不同主体收受贿赂定性 | 第11-21页 |
第一节 当前医院贿赂犯罪高发深层次原因 | 第11-12页 |
一、 “医药一体、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是其内在成因 | 第11-12页 |
二、 管理无序、恶意竞争的医药行业是其外在因素 | 第12页 |
第二节 具有行政管理身份人员收受贿赂定性分析 | 第12-14页 |
第三节 非行政管理身份人员收受贿赂定性 | 第14-21页 |
一、 药品采购员收受回扣分析 | 第14-15页 |
二、 临床医生收受回扣分析 | 第15-18页 |
三、 药剂师、计算机工作人员等商业统方行为分析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受贿罪客观方面具体认定 | 第21-26页 |
第一节 有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认定 | 第21-23页 |
一、 立法沿革 | 第21页 |
二、 司法认定中的理解 | 第21-23页 |
第二节 有关“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认定 | 第23-26页 |
一、 有关谋利要件地位的理论之争 | 第23-24页 |
二、 谋利是量刑情节而非构成要件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受贿罪既遂认定具体问题分析 | 第26-33页 |
第一节 我国现有受贿罪既遂标准 | 第26-29页 |
第二节 赃款去向不影响受贿既遂认定 | 第29-31页 |
第三节 两种收受财物归公的非犯罪化分析 | 第31-33页 |
一、 及时上交非犯罪化认定 | 第32页 |
二、 用于公务非犯罪化认定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受贿犯罪新型疑难问题分析 | 第33-39页 |
第一节 性贿赂入罪分析 | 第33-36页 |
一、 域内外贿赂范围的规定 | 第33-34页 |
二、 性贿赂入罪的争议 | 第34-35页 |
三、 本文观点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单纯受贿行为如何认定 | 第36-39页 |
一、 现有定性争议 | 第36-37页 |
二、 本文观点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