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7页 |
引言 | 第17-22页 |
·选题背景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理论意义 | 第18页 |
·实践意义 | 第18-19页 |
·相关概念和制度 | 第19-21页 |
·股票股利 | 第19-20页 |
·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流程介绍 | 第20-21页 |
·本文架构 | 第21-2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2-34页 |
·有关股利政策的理论假说 | 第22-26页 |
·“在手之鸟”理论(Bird in the Hand) | 第23页 |
·MM定理-----股利无相关理论 | 第23-24页 |
·代理成本理论 | 第24-25页 |
·税差理论和追随者效应理论 | 第25-26页 |
·有关股票股利动机的理论假说 | 第26-30页 |
·信号传递理论(Signaling Theory) | 第26-28页 |
·最优交易价格理论(Optimal Price Theory) | 第28页 |
·投资者幻觉理论(Investor Hallucination Theory) | 第28-29页 |
·财富幻觉假说(Wealth Hallucination Theory) | 第29-30页 |
·有关股票股利异常收益率的文献回顾 | 第30-31页 |
·信号传递效应明显,送转效应大于派现效应 | 第30-31页 |
·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披露不规范 | 第31页 |
·有关股票股利异常收益率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 | 第31-34页 |
3. 上市公司送转事件特征 | 第34-39页 |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34页 |
·送转事件的年度分布特征 | 第34-35页 |
·送转事件的送转比例分布特征 | 第35-36页 |
·送转事件的送股与转增的比例分布特征 | 第36-39页 |
4. 上市公司送转前后基本面变化分析 | 第39-54页 |
·送转前后财务指标变化分析 | 第39-48页 |
·盈利能力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 | 第39-42页 |
·成长能力指标—净利润增长率 | 第42-45页 |
·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 | 第45-48页 |
·送转前后非财务指标变化分析 | 第48-54页 |
·股东户数增长率变化分析 | 第48-49页 |
·机构持股比例变化分析 | 第49-51页 |
·换手率变化分析 | 第51-54页 |
5. 上市公司送转事件市场反应现象研究 | 第54-66页 |
·研究方法:事件研究法(EVENT STUDY) | 第54-55页 |
·实证检验 | 第55-66页 |
·预案公告日市场反应研究 | 第56-61页 |
·除权除息日市场反应研究 | 第61-66页 |
6. 送转股事件市场反应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 第66-73页 |
·因变量选取和计算方法 | 第66页 |
·自变量的选取 | 第66-69页 |
·送转比例(SZ) | 第66-67页 |
·机构持股比例(JG) | 第67页 |
·公司规模(GM) | 第67页 |
·业绩指标 | 第67-68页 |
·分配能力 | 第68页 |
·股票价格(P) | 第68页 |
·非预期盈余(UEPS) | 第68-69页 |
·虚拟变量YD(i) | 第69页 |
·模型构建 | 第69-70页 |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第70-73页 |
7. 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 | 第73-78页 |
·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相关建议 | 第74-75页 |
·本文的特色和不足 | 第75-78页 |
·本文的特色 | 第75-76页 |
·本文不足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表 | 第81-97页 |
后记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