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0.导论 | 第14-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 我国银行并购的界定及风险分析 | 第19-27页 |
·我国银行并购的界定 | 第19-20页 |
·我国银行并购的概念 | 第19页 |
·银行并购的特征 | 第19-20页 |
·我国银行并购的风险分析 | 第20-26页 |
·我国银行业并购的现状 | 第20-21页 |
·我国银行并购的风险实例 | 第21-24页 |
·我国银行并购的主要风险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2. 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7-36页 |
·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7-31页 |
·规制我国银行并购的法律 | 第27-29页 |
·规制我国银行并购的行政法规 | 第29页 |
·规制我国银行并购的部门规章 | 第29-31页 |
·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银行并购立法体系缺乏系统性 | 第31页 |
·银行并购立法层级不高 | 第31-32页 |
·银行并购相关法律规定过于简单 | 第32-33页 |
·银行并购相关法律规定存在不合理之处 | 第33页 |
·银行并购相关法律规定的缺位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完善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第36-44页 |
·法经济学的视角 | 第36-39页 |
·博弈论与银行并购法律制度 | 第36-37页 |
·交易成本理论与银行并购法律制度 | 第37-38页 |
·供求均衡理论与银行并购法律制度 | 第38-39页 |
·历史分析的视角 | 第39-43页 |
·保障我国银行业安全与稳定发展的需要 | 第39-40页 |
·参与国际金融业竞争的需要 | 第40-42页 |
·防范银行并购引发系统性风险传染的需要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美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44-56页 |
·美国银行业并购历史回顾 | 第44-46页 |
·美国银行并购史与我国银行并购史的比较 | 第46页 |
·美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 | 第46-53页 |
·格拉斯——史迪格法(Glass-Steagall Act,简称GS法) | 第47页 |
·1966年银行兼并法(Bank Merger Act of 1966) | 第47-49页 |
·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强制执行法(The FinancialInstitutions Reform,Recovery and Enforcement Act of 1989,简称FIRREA) | 第49页 |
·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案(The FDIC Improvement Actof 1991,简称FDICIA) | 第49-50页 |
·1994年里格——尼尔州际银行与分行效率法(Riegle-NealInterstate Banking and Branching Efficiency Act of 1994,简称IBBEA) | 第50-51页 |
·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法(Gramm-Leach-Bliley Act) | 第51-53页 |
·美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53-56页 |
·在银行并购立法进程方面 | 第53页 |
·在银行并购监管理念方面 | 第53-54页 |
·在银行并购具体监管措施方面 | 第54-55页 |
·在问题储蓄机构处理方面 | 第55-56页 |
5. 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56-68页 |
·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56-58页 |
·维护金融安全,兼顾金融效率原则 | 第56-57页 |
·坚持主体平等,维护自由竞争原则 | 第57页 |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 第57-58页 |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原则 | 第58页 |
·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具体规制方面的完善 | 第58-64页 |
·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立法体系方面的完善 | 第59页 |
·我国银行并购法律制度具体规定方面的完善 | 第59-64页 |
·其他相关制度的完善 | 第64-67页 |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第64-65页 |
·完善金融国有资产定价制度 | 第65页 |
·制定银行并购反垄断豁免实施细则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后记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