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第9-1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危险品货物运输安全监控现状分析 | 第14-23页 |
| ·危险货物的定义 | 第14-16页 |
| ·危险品分类 | 第14页 |
| ·危险品货物(运输)车辆和设备 | 第14-15页 |
| ·危险品货物运输和装卸 | 第15-16页 |
| ·危险品货物运输特点 | 第16-17页 |
| ·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分析 | 第17-19页 |
| ·危险品货物运输车辆监控研究 | 第19-21页 |
| ·传统监控的研究分析 | 第19页 |
| ·采用关键卡口及 RFID 技术的优势 | 第19-21页 |
| ·关键运输卡口监控建立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RFID 系统的基础理论及应用 | 第23-36页 |
| ·RFID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概述 | 第23-26页 |
| ·RFID 系统的历史发展 | 第23-24页 |
| ·RFID 系统的应用现状 | 第24页 |
| ·RFID 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的比较 | 第24-25页 |
| ·射频系统工作频段 | 第25-26页 |
| ·RFID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6-32页 |
| ·系统组成 | 第26-31页 |
| ·RFID 的工作原理 | 第31-32页 |
| ·RFID 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 第32-34页 |
| ·车辆自动识别(AVI)系统 | 第32-33页 |
| ·不停车电子收费(ETC)系统 | 第33页 |
| ·门禁识别(GAI)系统 | 第33-34页 |
| ·RFID 对于危险品货物运输的意义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基于 RFID 技术的关键运输卡口监控系统设计 | 第36-64页 |
| ·系统概述 | 第36-37页 |
| ·系统功能简介 | 第36-37页 |
| ·系统特点 | 第37页 |
|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37-40页 |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37-38页 |
|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38-39页 |
| ·设计要求 | 第39-40页 |
| ·系统工作原理 | 第40-41页 |
| ·系统安全保障 | 第41-42页 |
| ·系统物理功能之架构设计分析 | 第42-59页 |
| ·系统流程体系概述 | 第42-44页 |
| ·人车货的匹配研究 | 第44-46页 |
| ·人车货的信息监测提取 | 第46-51页 |
| ·人车货的卡口检验 | 第51-54页 |
| ·应急系统及救援设计 | 第54-57页 |
| ·危险品货物运输教育 | 第57-59页 |
| ·系统模块设计 | 第59-63页 |
| ·用户登录 | 第59-60页 |
| ·信息查询 | 第60-62页 |
| ·运行判断及解决分析 | 第62-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64-79页 |
| ·重庆市交通运输网络分析及关键卡口选取 | 第64-67页 |
| ·重庆交通网概况 | 第64-66页 |
| ·重庆市关键运输卡口选取 | 第66-67页 |
| ·重庆市危险品货物关键运输卡口监控系统设计 | 第67-77页 |
| ·软件介绍 | 第67-70页 |
| ·系统简介 | 第70-71页 |
|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71-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2页 |
|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79-80页 |
|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80-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