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外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 ·国内发展状况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2-15页 |
| 第二章 数字家庭关键技术及分析 | 第15-31页 |
| ·DLNA | 第15-18页 |
| ·DLNA概述 | 第15页 |
| ·关键技术 | 第15-17页 |
| ·标准分析 | 第17-18页 |
| ·UPnP | 第18-19页 |
| ·UPnP概述 | 第18页 |
| ·关键技术 | 第18-19页 |
| ·标准分析 | 第19页 |
| ·OSGi | 第19-22页 |
| ·OSGi概述 | 第19-20页 |
| ·关键技术 | 第20-21页 |
| ·标准分析 | 第21-22页 |
| ·闪联 | 第22-24页 |
| ·闪联概述 | 第22页 |
| ·关键技术 | 第22-24页 |
| ·标准分析 | 第24页 |
| ·E家佳 | 第24-27页 |
| ·E家佳概述 | 第24-25页 |
| ·关键技术 | 第25-26页 |
| ·标准分析 | 第26-27页 |
| ·其他标准组织 | 第27-28页 |
| ·ECHONET | 第27页 |
| ·ETSI | 第27-28页 |
| ·ITU-T | 第28页 |
| ·数字家庭与三网融合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网络体系结构 | 第31-45页 |
| ·传统网络体系结构设计 | 第31-35页 |
| ·离散式网络结构 | 第32-33页 |
| ·集中式网络结构 | 第33-35页 |
| ·面向三网融合的分域式数字家庭网络体系结构 | 第35-41页 |
| ·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网络模型 | 第35-36页 |
| ·面向三网融合的分域式数字家庭网络体系结构 | 第36-39页 |
| ·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网络的通信方法 | 第39-41页 |
| ·与传统网络体系结构对比分析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服务模型 | 第45-65页 |
| ·基于SOA的家庭内部服务模型 | 第45-53页 |
| ·SOA服务模型 | 第45-46页 |
| ·基于SOA的数字家庭内部服务框架模型 | 第46-49页 |
| ·数字家庭内部服务提供流程 | 第49-53页 |
| ·基于Parlay Web Service思想的数字家庭外部服务模型 | 第53-60页 |
| ·开放网络体系 | 第53-54页 |
| ·面向三网的家庭外部服务模型 | 第54-58页 |
| ·数字家庭外部服务提供流程 | 第58-60页 |
| ·与传统服务模型对比分析 | 第60-63页 |
| ·家庭内部服务模型对比 | 第60-62页 |
| ·家庭外部服务模型对比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数字家庭服务管理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65-81页 |
| ·系统概述 | 第65-66页 |
| ·系统设计 | 第66-68页 |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66-67页 |
|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 第67-68页 |
| ·系统实现 | 第68-73页 |
| ·MySQL | 第68-69页 |
| ·用户交互界面实现 | 第69-70页 |
| ·服务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 第70-71页 |
|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 第71-72页 |
| ·系统配置模块实现 | 第72-73页 |
| ·日志模块的实现 | 第73页 |
| ·系统运行 | 第73-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 ·论文总结 | 第81页 |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 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 附录 | 第90-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