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信息家电 | 第11-12页 |
·信息家电定义 | 第11页 |
·信息家电的特点 | 第11-12页 |
·信息家电涉及的相关技术 | 第12-15页 |
·硬件和接口技术 | 第12-13页 |
·嵌入式技术 | 第13页 |
·家庭网络架构 | 第13页 |
·家庭网络组网技术 | 第13-14页 |
·家庭网络安全技术 | 第14页 |
·家庭网络的服务质量技术 | 第14-15页 |
·家庭网络中内容发现、共享技术 | 第15页 |
·信息家电基础平台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论文结构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信息家电体系结构 | 第26-63页 |
·信息家电体系结构框架 | 第26-35页 |
·概述 | 第26-27页 |
·网络连接 | 第27-32页 |
·网络协议 | 第32-33页 |
·消息传输框架 | 第33页 |
·互操作性平台——基于IAIDL的设备架构 | 第33-34页 |
·协同服务平台——应用框架 | 第34页 |
·应用 | 第34-35页 |
·信息家电及服务的描述 | 第35-45页 |
·概述 | 第35页 |
·用类自然语言描述信息家电 | 第35-37页 |
·用XML描述设备 | 第37-41页 |
·IDL编译器的考虑 | 第41-45页 |
·信息家电内部逻辑结构 | 第45-46页 |
·信息家电内部逻辑结构 | 第45-46页 |
·信息家电交互模型 | 第46-53页 |
·概述 | 第46-47页 |
·设备寻址 | 第47页 |
·设备上线 | 第47-48页 |
·设备注册/连接 | 第48页 |
·服务发现 | 第48-49页 |
·会话创建 | 第49-50页 |
·服务使用 | 第50页 |
·会话结束 | 第50页 |
·设备/服务上下线事件订阅 | 第50-51页 |
·设备/服务上下线事件通知 | 第51-52页 |
·设备/服务上下线事件取消 | 第52页 |
·断开连接 | 第52-53页 |
·设备下线 | 第53页 |
·接口函数 | 第53-61页 |
·数据结构定义 | 第53-55页 |
·设备初始化函数 | 第55页 |
·设备相关函数 | 第55-57页 |
·服务相关函数 | 第57-58页 |
·事件订阅相关函数 | 第58-59页 |
·会话相关函数 | 第59-61页 |
·应用实例 | 第61-62页 |
·查找设备算法 | 第61页 |
·服务调用算法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三章 智能家庭网络模型 | 第63-74页 |
·家庭网络模型架构 | 第63-66页 |
·概述 | 第63-64页 |
·家庭内部网络 | 第64页 |
·远程控制和监控 | 第64页 |
·远程智能维护 | 第64-66页 |
·家庭网关 | 第66-70页 |
·家庭网关结构 | 第66页 |
·家庭网关的功能 | 第66-70页 |
·家庭网关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第70页 |
·远程遥控器 | 第70-72页 |
·概述 | 第70页 |
·远程遥控器逻辑结构 | 第70-72页 |
·远程遥控器的关键技术 | 第72页 |
·嵌入式数据库 | 第72-73页 |
·家庭网关数据库E-R图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家庭网络安全 | 第74-85页 |
·家庭网络安全概述 | 第74-75页 |
·家庭网络安全机制的实现 | 第75-79页 |
·信息家电间无安全机制 | 第75页 |
·信息家电间具有基本身份认证及消息认证机制 | 第75-76页 |
·信息家电间具有完善的身份认证、消息传输加密及消息认证或消息签名机制 | 第76-78页 |
·IPv6在家庭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 第78页 |
·融合网络安全的考虑 | 第78-79页 |
·数字内容安全 | 第79-84页 |
·信息隐藏 | 第79-80页 |
·数字水印 | 第80-82页 |
·数字版权管理 | 第82-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结语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0页 |
后记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