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锰滤料对水中锰的去除效果研究
|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7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地下水中锰的性质及危害 | 第13-15页 |
| ·地下水中锰的来源 | 第13页 |
| ·地下水中锰的危害及标准 | 第13-15页 |
| ·除锰技术综述 | 第15-20页 |
| ·化学氧化除锰 | 第15页 |
| ·接触催化氧化除锰 | 第15-17页 |
| ·生物除锰 | 第17-19页 |
| ·负载滤料除锰 | 第19-20页 |
| ·锰氧化物的性质及应用 | 第20-24页 |
| ·锰氧化物的结构和分类 | 第20-21页 |
| ·锰氧化物的特性 | 第21-22页 |
| ·锰氧化物的合成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 ·水样 | 第27页 |
| ·滤料 | 第27页 |
|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27-29页 |
| ·负锰滤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27页 |
| ·静态实验 | 第27-28页 |
| ·动态实验 | 第28-29页 |
| ·检测方法及仪器 | 第29-31页 |
| ·检测方法 | 第29页 |
| ·检测仪器 | 第29-31页 |
| 第3章 负锰滤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31-40页 |
| ·负锰滤料的制备 | 第31-32页 |
| ·石英砂的预处理 | 第31页 |
| ·制备方法 | 第31-32页 |
| ·滤料的表征 | 第32-36页 |
| ·表面形态 | 第32-33页 |
| ·电镜(SEM)分析 | 第33-34页 |
| ·XRD分析 | 第34-36页 |
| ·负锰量 | 第36-37页 |
| ·负锰滤料的稳定性 | 第37-38页 |
| ·除锰性能测定 | 第38页 |
| ·小结 | 第38-40页 |
| 第4章 静态实验研究 | 第40-55页 |
| ·吸附等温线 | 第40-45页 |
| ·吸附等温线理论 | 第40-42页 |
| ·吸附等温线实验 | 第42-45页 |
| ·吸附动力学 | 第45-48页 |
| ·吸附动力学理论 | 第45-46页 |
| ·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46-48页 |
| ·解吸动力学 | 第48-49页 |
| ·静态实验 | 第49-54页 |
| ·粒径的影响 | 第49页 |
| ·滤料投加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 ·pH的影响 | 第50-52页 |
| ·共存离子的影响 | 第52-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5章 动态实验研究 | 第55-63页 |
| ·动态实验 | 第55-58页 |
| ·进水浓度对除锰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滤速对除锰的影响 | 第56-57页 |
| ·pH对除锰的影响 | 第57-58页 |
| ·滤料的再生 | 第58-62页 |
| ·再生剂及浓度 | 第58-60页 |
| ·再生实验 | 第60-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6章 负锰滤料除锰机理分析 | 第63-67页 |
| ·负锰滤料形成机理 | 第63页 |
| ·负锰滤料除锰机理 | 第63-67页 |
|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建议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