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

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变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第1章 导论第16-32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6-19页
     ·选题背景第16-17页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17-19页
   ·文献综述第19-28页
     ·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宏观视角第19-21页
     ·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微观视角第21-26页
     ·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第26-28页
     ·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和评价第28页
   ·论文的主要结构和研究方法第28-31页
     ·论文的主要结构第28-30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30-31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和存在的不足第31-32页
第2章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与评价体系第32-43页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及其构成要素第32-36页
     ·国际竞争力与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界定第32-33页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第33-36页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标准第36-38页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第38-43页
     ·IMD 评价体系第38页
     ·WEF 评价体系第38-40页
     ·其他评价方法第40-43页
第3章 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变迁第43-67页
   ·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的演变第43-59页
     ·经济萌芽和起飞时期(1955 年以前)第43-51页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 年)第51-56页
     ·经济稳定增长时期(1974~1985 年)第56-59页
   ·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由强变弱的演变第59-67页
     ·泡沫经济时期(1985~1990 年)第59页
     ·经济长期萧条时期(1991 年以来)第59-67页
第4章 导致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变化的宏观动因第67-107页
   ·国际环境分析第67-77页
     ·跨国并购浪潮高涨第67-71页
     ·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膨胀第71-72页
     ·全球经济失衡和国际金融危机第72-75页
     ·新资本协议第75-77页
   ·国内环境分析第77-107页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下降第77-92页
     ·流动性陷阱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第92-95页
     ·日元持续升值第95-102页
     ·“住专”事件——日本银行业危机的导火索第102-107页
第5章 导致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变化的微观动因第107-128页
   ·银行特许权价值持续下降第107-108页
   ·银行治理结构未及适时调整第108-119页
     ·主银行作用不断弱化第109-110页
     ·资本市场压力日益上升第110-113页
     ·董事会对外部压力的反应第113-115页
     ·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向以股东为中心转变第115-119页
   ·银行内部控制缺位第119-124页
     ·监管宽容第119-122页
     ·官员“下凡”第122-124页
   ·银行审计监管未尽职约束第124-128页
第6章 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削弱的生成机制第128-140页
   ·硬约束——制度僵化第128-133页
     ·制度惯性第128-130页
     ·制度疲劳第130-133页
   ·软约束——政府作用弱化第133-140页
     ·政府的隐性担保第134-135页
     ·利益集团牵制第135-137页
     ·政策实施的非连续性和不稳定性第137-140页
第7章 结论和启示第140-152页
   ·结论第140-143页
     ·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兴衰变化反映了日本经济兴衰的内生演化路径第140-141页
     ·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兴衰变化具有深刻的宏观动因和微观动因第141-143页
     ·制度僵化和政府作用弱化共同促成了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削弱第143页
   ·启示第143-152页
     ·增强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和风险可控性第144-145页
     ·构建价值创造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第145-147页
     ·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互动第147-149页
     ·强化信息披露与外部监管第149-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96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196-198页
后记第198-199页

论文共1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国库资金的经济效应研究
下一篇:科学人文性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