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性别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绪论第7-15页
   ·研究意义第7-9页
     ·理论意义第7-8页
     ·现实意义第8-9页
   ·相关研究回顾第9-12页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第9-10页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第10-12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2-14页
     ·研究思路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2章 性别与福利:社会性别理论中的社会福利思想第15-24页
   ·社会性别: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析视角第15-19页
     ·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第15-16页
     ·社会性别理论第16-18页
     ·社会性别主流化第18页
     ·社会性别公平第18-19页
   ·社会性别理论中的社会福利思想第19-24页
     ·社会性别理论的国家观第20-21页
     ·社会性别理论的市场观第21-22页
     ·社会性别理论的家庭观第22-24页
第3章 性别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第24-49页
   ·与性别利益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第24-25页
   ·受益还是受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性别利益第25-44页
     ·保护还是补偿: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性别分析第25-31页
     ·从全面保护到有限保护:我国女工劳动保护制度的性别分析第31-35页
     ·不断扩大的性别差异: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性别分析第35-41页
     ·被忽视的性别差异: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第41-43页
     ·社会保障政策的缺失:工作—家庭的矛盾第43-44页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女性性别利益受损的原因分析第44-49页
     ·女性在风险社会中的边缘化危机第44-45页
     ·我国的社会性别意识及女性地位第45-46页
     ·制度性障碍第46-47页
     ·累积性劣势:教育与就业中的不平等第47-49页
第4章 反思与前瞻: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性别公平的未来发展第49-58页
   ·相关国内外经验第50-53页
     ·开展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国内外经验第50-52页
     ·社会保障制度性别公平建设的国际经验第52-53页
   ·改革的主导思想——社会性别主流化第53-55页
     ·充分发挥全国妇联的作用,建立社会性别分析工具第53页
     ·在立法中体现社会性别意识第53-55页
     ·在决策层面普及社会性别意识第55页
   ·改革的具体措施探讨第55-58页
     ·扩大制度的参保范围及统筹层次第55页
     ·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引入社会性别意识第55-56页
     ·引入家庭政策以缓解工作—家庭的矛盾第56-57页
     ·引入遗属金制度第57-58页
第5章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消费者归因对慈善捐赠企业响应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网络慈善组织的运作及其机制研究--以“爱心之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