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文章结构 | 第12-15页 |
第2章 对反舰导弹导引头和干扰方式的研究 | 第15-31页 |
·导弹制导规律 | 第15-20页 |
·海杂波模型简述 | 第20-21页 |
·目标起伏模型简述 | 第21-22页 |
·仿真评估模型 | 第22-23页 |
·舰船电子对抗技术 | 第23-30页 |
·对末制导雷达的无源干扰技术 | 第23-27页 |
·对末制导雷达的有源干扰技术 | 第27-29页 |
·对红外导引头的干扰技术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对“鱼叉”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研究 | 第31-39页 |
·“鱼叉”反舰导弹的攻击过程简述 | 第31页 |
·末制导雷达的性能简述 | 第31-32页 |
·末制导雷达的模型 | 第32-35页 |
·信号检测仿真模型 | 第32-34页 |
·工作状态模型 | 第34-35页 |
·“鱼叉”反舰导弹的抗干扰特性 | 第35-38页 |
·抗无源冲淡干扰 | 第35-36页 |
·抗无源质心干扰 | 第36页 |
·抗阻塞式噪声干扰 | 第36-37页 |
·抗瞬时瞄准式干扰 | 第37-38页 |
·抗距离拖引干扰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对“鱼叉”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干扰技术研究及仿真评估 | 第39-55页 |
·舰载搜索雷达的侦察模型 | 第39-40页 |
·舷外有源诱饵干扰 | 第40-45页 |
·舷外有源诱饵干扰原理 | 第41-42页 |
·舷外有源诱饵干扰参数分析 | 第42-45页 |
·对“鱼叉”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干扰仿真及评估 | 第45-53页 |
·无干扰条件下的仿真结果 | 第46-47页 |
·箔条质心干扰下的仿真结果 | 第47-49页 |
·舰载电子干扰下的仿真结果 | 第49-51页 |
·复合干扰下的仿真结果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对“雄风”Ⅱ型反舰导弹末制导头的研究 | 第55-67页 |
·红外成像仿真模型 | 第55-64页 |
·红外投影成像模型 | 第56-57页 |
·红外成像信号处理模型 | 第57-62页 |
·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工作模型及仿真实例 | 第62-64页 |
·红外成像导引头的抗干扰技术 | 第64页 |
·“雄风”Ⅱ型反舰导弹末制导头工作原理 | 第64-65页 |
·“雄风”Ⅱ型反舰导弹的抗干扰特性 | 第65-66页 |
·抗红外点源干扰 | 第65-66页 |
·抗舷外有源诱饵干扰 | 第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对“雄风”Ⅱ型反舰导弹导引头的干扰技术研究及仿真评估 | 第67-81页 |
·面源红外诱饵干扰 | 第67-70页 |
·复合干扰“雄风”Ⅱ型反舰导弹 | 第70-71页 |
·对“雄风”Ⅱ型反舰导弹导引头的干扰仿真与评估 | 第71-80页 |
·无干扰条件下的仿真结果 | 第71-73页 |
·舷外有源干扰条件下的仿真结果 | 第73-75页 |
·面源红外诱饵干扰条件下的仿真结果 | 第75-77页 |
·复合干扰条件下的仿真结果 | 第77-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