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论我国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构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基本理论第9-23页
 第一节 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概念第9-14页
  一、 非诉调解协议的概念和特征第9-10页
  二、 司法确认的概念第10-12页
  三、 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概念第12-14页
 第二节 司法确认权和司法确认程序的性质第14-19页
  一、 司法确认权的概念和性质第14-17页
  二、 司法确认程序的性质第17-18页
  三、 司法确认程序性质对其程序构造的影响第18-19页
 第三节 司法确认程序与司法ADR程序之辨析第19-23页
  一、 司法确认程序与日本民事调停制度第19-20页
  二、 司法确认程序与台湾诉外调解机制第20-21页
  三、 司法确认程序与美国法院附设调解制度第21页
  四、 司法确认程序与德国诉前调解制度第21-23页
第二章 我国司法确认程序的现状考察第23-34页
 第一节 司法确认程序的立法现状解析第23-28页
  一、 司法确认程序的立法背景和立法进程第23-24页
  二、 司法确认程序相关法律规定的内容解析第24-27页
  三、 《司法确认程序规定》的内容与不足第27-28页
 第二节 司法确认程序运行实况透析第28-34页
  一、 司法确认程序的实践概况第28-31页
  二、 司法确认程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三、 司法确认程序实践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34页
第三章 构建司法确认程序的焦点问题探究第34-49页
 第一节 司法确认程序的适用范围第34-38页
  一、 司法确认程序适用范围的学理争鸣第34-35页
  二、 确定司法确认程序的适用范围需辨析的问题第35-36页
  三、 司法确认程序适用范围的合理定位第36-38页
 第二节 司法确认的审查范围第38-40页
  一、 司法确认的审查类型第38-39页
  二、 司法确认的审查内容第39-40页
 第三节 司法确认决定的效力范围第40-43页
  一、 司法确认决定效力范围的理论分歧第40-41页
  二、 司法确认决定效力应之既判力辨析第41-42页
  三、 司法确认决定效力范围的界定第42-43页
 第四节 司法确认的程序救济第43-49页
  一、 不予确认与确认无效决定的纠纷处理途径第44-46页
  二、 司法确认结果错误的程序救济第46-47页
  三、 对案外人的救济第47-49页
第四章 我国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立法构建第49-60页
 第一节 司法确认的启动程序第49-52页
  一、 司法确认案件的主管与管辖第49-50页
  二、 司法确认的申请程序第50-52页
  三、 对司法确认申请的审查与决定第52页
 第二节 司法确认的审查程序第52-55页
  一、 司法确认的审查形式第52-53页
  二、 司法确认的审查内容第53-54页
  三、 司法确认审查程序的特殊规则第54-55页
 第三节 司法确认的结果与执行的特殊规则第55-57页
  一、 司法确认的结果第55-56页
  二、 司法确认决定执行的特殊规则第56-57页
 第四节 司法确认程序的配套措施第57-60页
  一、 完善司法确认程序运行的法院内部工作机制第57-58页
  二、 提高非诉调解程序的规范化程度第58页
  三、 非诉调解工作与法院工作的合理衔接第58-59页
  四、 免收司法确认案件受理费第59-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化
下一篇:货币政策调控资产价格波动的先行指标体系构建分析--兼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