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3页 |
| 1 DNA 条形码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 第12-20页 |
| ·DNA 条形码概述 | 第12-16页 |
| ·DNA 条形码的概念 | 第12页 |
| ·DNA 条形码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 ·DNA 条形码的原理 | 第13-14页 |
| ·DNA 条形码的标准序列选择 | 第14-15页 |
| ·DNA 条形码的操作步骤 | 第15-16页 |
| ·DNA 条形码的应用 | 第16-19页 |
| ·DNA 条形码的优势 | 第16-17页 |
| ·DNA 条形码的局限性 | 第17页 |
| ·DNA 条形码在海洋生物分类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 ·DNA 条形码数据库的建设进展 | 第19-20页 |
| 2 分子系统发育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头足类中的应用 | 第20-28页 |
| ·分子系统学的发展及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 ·分子系统学及其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 ·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意义 | 第21页 |
| ·分子系统学的发展历史 | 第21-22页 |
| ·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 | 第23-26页 |
| ·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过程 | 第26页 |
| ·分子系统学在头足类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 3 头足类的研究进展 | 第28-31页 |
| ·头足类概述 | 第28页 |
| ·头足类生物学特征 | 第28-29页 |
| ·头足类的经济价值 | 第29页 |
| ·头足类传统形态学分类 | 第29-31页 |
| ·中国头足类研究进展 | 第31页 |
| 4 本文研究目的 | 第31-33页 |
| 第二章 基于 COI 基因的中国沿海头足类 DNA 条形码研究 | 第33-59页 |
| 0 引言 | 第33-3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47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47页 |
| ·样品处理与鉴定 | 第44页 |
| ·模板 DNA 提取与检测 | 第44-45页 |
| ·PCR 扩增与测序 | 第45-46页 |
| ·数据处理 | 第46-47页 |
| 2 结果 | 第47-54页 |
| ·测序结果 | 第47页 |
| ·序列特征与分析 | 第47-49页 |
| ·条形码遗传距离与系统发育树 | 第49-54页 |
| ·总体情况 | 第49-54页 |
| ·枪乌贼科 | 第54页 |
| ·乌贼科 | 第54页 |
| ·蛸科 | 第54页 |
| 3 讨论 | 第54-59页 |
| ·头足类的 COI 序列 | 第54-55页 |
| ·DNA 条形码 | 第55-56页 |
| ·条形码距离 | 第56-57页 |
| ·基于邻接法和贝叶斯法的 DNA 条形码分析 | 第57页 |
| ·隐存种的发现 | 第57-59页 |
| 第三章 头足类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 第59-75页 |
| 0 引言 | 第59-6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 ·实验方法 | 第61-64页 |
| ·模板 DNA 提取与检测 | 第61页 |
| ·PCR 扩增与测序 | 第61-62页 |
| ·数据处理 | 第62-64页 |
| 2 结果 | 第64-71页 |
| ·16S rRNA 序列 | 第64-65页 |
| ·16S rRNA 系统发育树与 COI 系统发育树 | 第65-66页 |
| ·基于贝叶斯树法和最大似然法的系统发育树 | 第66-71页 |
| 3 讨论 | 第71-75页 |
| ·头足类 16S rRNA 和 COI 基因的系统发育研究 | 第71-72页 |
| ·十腕类的系统发育关系 | 第72-73页 |
| ·八腕类的系统发育关系 | 第73-74页 |
| ·幽灵蛸目的分类地位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个人简历 | 第84页 |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