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90后”道德生活中典型人物的伦理价值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对于研究主体的选择——从时代性出发第11页
     ·对于研究视域的选择——从实际性出发第11-12页
     ·对于研究内容的选择——从生活代表出发第12页
     ·对于研究理论的选择——基于伦理学的思考第12-13页
   ·研究价值及其创新之处第13-14页
     ·研究价值第13-14页
     ·创新之处第14页
   ·相关研究动态的梳理第14-17页
     ·直接的研究动态第14-15页
     ·间接的研究动态第15-17页
第二章 “90 后”道德生活中“典型人物”的涵义及辨析第17-23页
   ·概念的界定第17-19页
     ·“90 后”第17页
     ·道德生活第17-18页
     ·典型人物第18-19页
   ·“90 后”道德生活中“典型人物”的正读第19-21页
     ·“典型人物”与“榜样”第19-20页
     ·“典型人物”与“偶像”第20-21页
   ·“典型人物”的误读第21-23页
     ·典型人物的被异化第21-22页
     ·典型人物的被排挤第22-23页
第三章 “90 后”道德生活中典型人物的实证解读第23-41页
   ·“90 后”道德生活中典型人物状况调查第23-25页
     ·研究目的第23-24页
     ·研究方法及步骤第24-25页
   ·典型人物调查结果与分析第25-41页
     ·“90 后”道德生活中典型人物的类型第25-28页
     ·“90 后”道德生活中典型人物的特点第28-34页
     ·“90 后”道德生活中的典型人物的变迁第34-41页
第四章 关于典型人物伦理价值研究的中西伦理学思考第41-51页
   ·中国伦理学中典型人物伦理价值研究的资源整合第41-44页
     ·儒家文化“人伦”与典型人物伦理原则的解读第41-43页
     ·道家文化“法自然”与典型人物伦理效用的思考第43-44页
   ·西方伦理学中典型人物伦理价值研究的资源整合第44-51页
     ·生命哲学:关注典型人物的生命本质第44-46页
     ·存在主义哲学:对典型人物存在的人本理解第46-47页
     ·柏拉图论“幸福与快乐”:对典型人物功能的伦理解读第47-49页
     ·亚里士多德“德性”:典型人物伦理本质的追溯第49-51页
第五章 “90 后”道德生活中典型人物的伦理价值探析第51-59页
   ·典型人物伦理价值的基础:道德信仰第51-53页
     ·道德信仰是典型人物价值观判断演变的基础第51-52页
     ·道德信仰是典型人物选择的指引第52-53页
   ·典型人物伦理价值实现的场域:伦理生活第53-55页
     ·典型人物是伦理生活的真实演绎第54页
     ·典型人物伦理价值的实现:伦理生活实践第54-55页
   ·典型人物伦理价值建构的场域:生态社会第55-59页
     ·生态世界观与典型人物的共生性第56-57页
     ·典型人物的存在是多元文化生态性发展的结果第57-59页
第六章 典型人物伦理价值的合理性干预第59-67页
   ·生活的关怀:生命第59-61页
     ·德育应关注“90 后”道德生活第59-60页
     ·德育应关注“90 后”生命价值观的缺失第60-61页
   ·民主的体现:自由第61-64页
     ·学校应给予典型人物平等的生存空间第62页
     ·学校应赋予“90 后”合理选择典型人物的自由第62-63页
     ·学校应落实校园制度文化民主性的实践第63-64页
   ·生存的理念:幸福第64-67页
     ·幸福:“90 后”道德生活中典型人物的本质涵义第65页
     ·幸福的意蕴与“90 后”道德生活中典型人物选择的自觉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第71-77页
结论第77-79页
致谢第79-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探析
下一篇:两种各向异性岩石的力学参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