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史论文

胡适人格精神探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文献综述第7-9页
绪论第9-10页
第一章 胡适的人格精神第10-26页
 一、人格精神第10-16页
  (一) 人格精神的内涵与特点第10-12页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精神的地位和作用第12-13页
  (三) 人格精神的传统审视第13-16页
 二、胡适人格精神的主要内容第16-19页
  (一) 作为学者的胡适——博学好思与不断进取的精神第16-17页
  (二) 作为思想家的胡适——注重自由与实用的精神第17页
  (三) 作为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的胡适——理论与践行相结合的精神第17-18页
  (四) 作为人、作为“朋友”的胡适——包容与成就他人的精神第18-19页
 三、胡适人格精神的主要特征第19-21页
  (一)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成的妥协性第19页
  (二) 美国近代文化影响而成的叛逆性第19-20页
  (三) 文化转型时期影响而成的多元性第20页
  (四) 多种思想冲击而成的矛盾性第20-21页
 四、胡适人格精神的局限性第21-26页
  (一) 胡适人格精神的道德悖论第21-23页
  (二) 胡适人格精神的理论反思第23-26页
第二章 胡适人格精神生成探究第26-35页
 一、个人经历对胡适人格精神的促成第26-29页
  (一) 早期的传统启蒙教育之于胡适人格精神第26-27页
  (二) 接受新学及留美教育之于胡适人格精神第27页
  (三) 学成回国后任职北大之于胡适人格精神第27-28页
  (四) 晚年生活历程之于胡适人格精神第28-29页
 二、家庭背景对胡适人格精神的塑造第29-31页
  (一) 家族史中胡适的出现与成长第29-30页
  (二) 家族式包办婚姻对胡适的一生第30-31页
  (三) 对故乡的特殊感情对胡适人格精神的塑造第31页
 三、社会环境对胡适人格精神的影响第31-35页
  (一) 民族危亡之特殊时期对胡适人格精神的奠定第31-32页
  (二) 西学东渐对胡适人格精神的再度启蒙第32-33页
  (三) 政治动荡之特殊时局对胡适人格精神的浸改第33页
  (四) 晚年之遭遇经历与胡适人格精神发展的回归第33-35页
第三章 胡适人格精神对当代知识分子人格精神构建的启迪第35-42页
 一、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第35-36页
  (一) 自由精神第35页
  (二) 民主精神第35-36页
  (三) 创新精神第36页
  (四) 法的精神第36页
 二、当代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特征第36-37页
  (一) 现实性第36-37页
  (二) 批判性第37页
  (三) 矛盾性第37页
 三、当代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实质第37-39页
  (一) 作为人的爱心与同情心第37-38页
  (二) 基于正义的社会责任感第38页
  (三) 自强与独立的意志第38-39页
 四、当代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价值第39-40页
  (一) 继承和发展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第39页
  (二)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39-40页
  (三) 引领新时代青年勇于追求崇高理想第40页
 五、当代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构建第40-42页
  (一) 个体培养第40页
  (二) 群体塑造第40-41页
  (三) 社会振导第41-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贻贝即食食品温和加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重庆部分奶牛场子宫内膜炎病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