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流域污染物动态运移三维可视化及空间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水质模型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水质模型与GIS集成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湘江污染物扩散模型及其与GIS集成研究 | 第17-27页 |
·污染物基本运动形式分析 | 第17-19页 |
·污染物基本模型推导 | 第19-21页 |
·湘江污染物动态运移模型推导及求解 | 第21-24页 |
·湘江区域概况 | 第21页 |
·湘江污染物扩散模型 | 第21-22页 |
·湘江污染物扩散模型求解 | 第22-24页 |
·污染物扩散模型与GIS集成 | 第24-27页 |
·污染物扩散模型与GIS集成方式 | 第24-25页 |
·水质模型与GIS坐标系统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27-39页 |
·系统目标 | 第27页 |
·系统架构及平台选择 | 第27-32页 |
·系统体系结构选择 | 第27-28页 |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三维GIS平台及开发方式选择 | 第30-31页 |
·系统开发工具选择 | 第31-32页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32-35页 |
·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 | 第32-33页 |
·数据预处理子系统 | 第33-34页 |
·污染物扩散模型子系统 | 第34页 |
·三维可视化子系统 | 第34页 |
·系统维护子系统 | 第34-35页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5-39页 |
·系统涉及数据 | 第35-36页 |
·关键数据库表结构 | 第36-39页 |
第四章 污染物动态运移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 | 第39-56页 |
·河面三维可视化 | 第39-46页 |
·河面中心线的自动提取 | 第39-40页 |
·河面网格化 | 第40-43页 |
·河面高程插值 | 第43-45页 |
·河面网格编码 | 第45-46页 |
·河床三维可视化 | 第46-50页 |
·提取河床DEM数据源 | 第46-47页 |
·基于规则格网的河床DEM的建立 | 第47-50页 |
·剖面三维可视化 | 第50-51页 |
·污染物动态运移三维可视化 | 第51-56页 |
·河面参考坐标系的建立 | 第52-53页 |
·污染物静态三维可视化过程 | 第53-55页 |
·污染物动态三维可视化过程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第56-68页 |
·原始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56-57页 |
·系统主界面介绍 | 第57页 |
·GIS基本功能的实现 | 第57-58页 |
·数据预处理功能的实现 | 第58-63页 |
·河面数据预处理功能的实现 | 第58-61页 |
·河床数据预处理的实现 | 第61-63页 |
·污染物动态运移三维可视化的实现 | 第63-68页 |
·三维河道建模 | 第63页 |
·网格污染物浓度赋值 | 第63-64页 |
·三维可视化 | 第64-66页 |
·剖面分析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