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引言 | 第12-21页 |
·大丽花研究现状 | 第12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类型及应用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常用植物生长延缓剂的种类 | 第13-14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植物形态特性的影响 | 第14-16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植物内源激素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17-19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植物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19-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9页 |
·形态指标的测定 | 第21-22页 |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2-29页 |
·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50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丽花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30-33页 |
·多效唑对营养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30页 |
·矮壮素对营养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30-31页 |
·多效唑对大丽花花朵特性的影响 | 第31页 |
·矮壮素对大丽花花朵特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处理条件下形态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大丽花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33-43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34-36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抗氧化物酶活性和 MDA 含量的影响 | 第36-39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 IAAO 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处理条件下生理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第40-41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处理条件下生理指标与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41-43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大丽花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43-50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 ZT 含量的影响 | 第43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 GA3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 IAA 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 ABA 含量的影响 | 第45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 IBA 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处理条件下内源激素间相关性分析 | 第46-47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处理条件下内源激素与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47-48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处理条件下内源激素与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48-50页 |
4 讨论 | 第50-56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大丽花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50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大丽花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50-53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大丽花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大丽花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 第51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抗氧化物酶活性和 MDA 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 IAAO 活性的影响 | 第52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生理指标与形态指标相关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大丽花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53-56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内源激素与形态指标相关性的影响 | 第54页 |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内源激素与生理指标相关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5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附图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