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茨木霉MFS外派泵基因Thmfs1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图清单 | 第13-15页 |
| 附表清单 | 第15-16页 |
| 1 绪论 | 第16-33页 |
| ·前言 | 第16-17页 |
| ·木霉菌在生物防治领域的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 ·木霉菌简介 | 第17-18页 |
| ·木霉菌的生防机制 | 第18-21页 |
| ·木霉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 ·木霉菌生防功能基因的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 ·展望 | 第24-25页 |
| ·真菌外排泵家族的研究进展 | 第25-31页 |
| ·外排泵简介及研究背景 | 第25页 |
| ·真菌中主要的外排泵成员及特点 | 第25-30页 |
| ·外排泵在真菌中发挥功能 | 第30-31页 |
| ·展望 | 第31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1-32页 |
|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32-33页 |
| 2 哈茨木霉cDNA文库的构建 | 第33-54页 |
| ·材料 | 第33-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 ·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 ·培养基 | 第34-35页 |
| ·方法 | 第35-42页 |
| ·实验材料的处理 | 第35-36页 |
| ·哈茨木霉总RNA抽提 | 第36页 |
| ·哈茨木霉菌丝体cDNA噬菌体文库的构建 | 第36-42页 |
| ·文库序列信息分析 | 第42页 |
| ·Thmfs1 全长克隆 | 第42-43页 |
| ·哈茨木霉菌丝体基因组抽提 | 第42页 |
| ·巢式PCR扩增基因组 | 第42-43页 |
| ·结果 | 第43-52页 |
| ·哈茨木霉菌丝体cDNA文库构建结果 | 第43-44页 |
| ·测序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 ·Thmfs1 氨基酸序列结构分析 | 第45-50页 |
| ·Thmfs1 基因序列结构分析 | 第50-52页 |
| ·讨论 | 第52-54页 |
| 3 哈茨木霉Thmfs1 干扰株的构建 | 第54-67页 |
| ·材料 | 第54-56页 |
| ·引物 | 第54页 |
| ·菌种和质粒载体 | 第54页 |
| ·实验仪器 | 第54-55页 |
| ·酶和生化试剂 | 第55页 |
| ·实验所用培养基及配方 | 第55-56页 |
| ·方法 | 第56-62页 |
| ·农杆菌转化法 | 第56-58页 |
| ·哈茨木霉Thmfs1 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58-61页 |
| ·哈茨木霉Thmfs1 干扰株的鉴定 | 第61-62页 |
| ·制备pBI121h空载体转化株 | 第62页 |
| ·结果 | 第62-65页 |
| ·干扰载体pBI121h Thmfs1 构建结果 | 第62-64页 |
| ·干扰突变株的鉴定 | 第64-65页 |
| ·讨论 | 第65-67页 |
| 4 Thmfs1 的生物防治功能研究 | 第67-74页 |
| ·试验材料 | 第67页 |
| ·菌种和培养条件 | 第67页 |
| ·主要试剂 | 第67页 |
| ·主要仪器 | 第67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67页 |
| ·试验方法 | 第67-69页 |
| ·抑菌发酵液制备 | 第67-68页 |
| ·发酵液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效果 | 第68页 |
| ·孢子萌发法 | 第68页 |
| ·气相色谱分析发酵液中木霉素的含量 | 第68-69页 |
| ·结果 | 第69-72页 |
| ·讨论 | 第72-74页 |
| 5 Thmfs1 的抵抗内源和外源毒素的研究 | 第74-78页 |
| ·实验材料 | 第74-75页 |
| ·真菌抑制剂 | 第74页 |
| ·试验菌种 | 第74页 |
| ·培养基 | 第74页 |
| ·统计方法 | 第74-75页 |
| ·试验方法 | 第75页 |
| ·外源木霉素条件下Thmfs1 的表达量分析 | 第75页 |
| ·测定EC50 | 第75页 |
| ·结果 | 第75-77页 |
| ·讨论 | 第77-78页 |
| 6 总结 | 第78-80页 |
| ·研究总结 | 第78页 |
| ·课题展望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 作者简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