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勘测论文

隧道测量误差控制方案的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16页
   ·误差及其减弱措施第12-13页
     ·误差的来源第12页
     ·减弱误差影响的手段第12-13页
   ·对粗差的认识第13页
   ·误差探测发展概况第13-14页
   ·现有测量数据处理系统的缺陷第14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4-16页
2 控制测量的优化设计第16-32页
   ·控制网的质量指标第16-19页
     ·精度标准第16-18页
     ·可靠性标准第18-19页
     ·费用标准第19页
   ·优化设计的策略第19-23页
     ·平均多余观测量的计算方法第21-22页
     ·控制网的多余观测量的性质第22页
     ·边角精度匹配问题第22-23页
   ·控制网二类优化设计的意义和方法第23页
   ·模拟观测的实现第23-26页
     ·伪随机数进的检验方法第24-26页
     ·伪随机数的数据变换第26页
   ·控制网质量指标的定量化验证过程第26-31页
     ·控制网优化设计的计算机模拟实现第26-27页
     ·控制网优化设计模块的功能第27-29页
     ·实验及设计效果的对比分析第29-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粗差探测第32-47页
   ·发现粗差的方法第32页
   ·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进行粗差探测的方法第32-35页
     ·角度观测值的检验第33页
     ·边长观测值的检验第33-34页
     ·高差观测值的检验第34页
     ·角度、边长、高差观测受外界条件影响的检验第34-35页
   ·带权数据探测法第35页
   ·选权迭代法第35-36页
   ·改进的带权数据探测法第36页
   ·粗差定位的过程第36-37页
   ·各个测量阶段的数据预处理的数学模型第37-41页
     ·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数据预处理第37-38页
     ·联系测量的数据预处理第38-39页
     ·盾构机人工姿态测量的数据预处理模型第39-41页
   ·粗差探测效果分析与验证第41-47页
     ·验证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进行粗差探测的可行性第41-44页
     ·粗差探测方法的比较与探讨第44-47页
4 各阶段测量方案的确定第47-79页
   ·误差分配第47-48页
     ·平面控制测量的误差分配第47页
     ·高程测量误差分配第47-48页
   ·地面测量第48-53页
     ·地面GPS 控制网的布设第48-49页
     ·地面精密导线网的布设第49-51页
     ·地面高程控制网的布设第51-52页
     ·地面控制网的误差误差预计第52-53页
   ·联系测量第53-62页
     ·联系三角形法第53-56页
     ·联合定向法第56-58页
     ·竖直导线法第58-61页
     ·竖井联系测量对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第61-62页
   ·地下导线测量第62-72页
     ·地下导线布设第62-64页
     ·洞内高程控制测量第64页
     ·加测陀螺方位角地下导线第64-68页
     ·影响地下导线测量的误差因素第68-70页
     ·地下导线测量的误差估计第70-72页
   ·盾构机姿态与环片测量第72-78页
     ·盾构机的姿态描述第73-74页
     ·盾构机激光导向系统的原理第74-76页
     ·盾构机位置偏离量和方向偏离量的计算第76-77页
     ·第一种盾构机姿态人工测量的方法第77-78页
     ·第二种人工测定盾构机姿态的方法第78页
   ·本章小节第78-79页
5 误差控制与探测系统的研发第79-89页
   ·开发的目标第79页
   ·开发过程第79-82页
   ·组成第82页
   ·数据库的建立第82-89页
     ·控制点基本信息库表第83-84页
     ·高程网观测值及平差信息库表第84-85页
     ·模拟观测值及控制网优化信息库表第85-86页
     ·控制网整体平差信息库表第86-87页
     ·粗差探测库表第87-8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9-90页
   ·结论第89页
   ·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2页
作者简历第92-9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铁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滑动电接触磨耗机理研究与实验机性能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