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 第8-10页 |
第一节、19世纪初波兰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 第8页 |
第二节、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土壤 | 第8-10页 |
第二章 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思想 | 第10-13页 |
第一节、社会经历对其创作思想形成的影响 | 第10-11页 |
第二节、诗人般的性格对其创作思想形成的影响 | 第11-12页 |
第三节、其创作思想在《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具体体现 | 第12-13页 |
第三章 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手法 | 第13-25页 |
第一节、旋律 | 第13-17页 |
(一) 声乐性与器乐性的融合 | 第13-16页 |
(二) 宣叙性 | 第16-17页 |
第二节、和声 | 第17-19页 |
第三节、复调 | 第19-21页 |
第四节、钢琴织体 | 第21-23页 |
第五节、Rubato的节奏特点 | 第23-25页 |
第四章 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演奏分析 | 第25-37页 |
第一节、关于作品的演奏风格 | 第25-26页 |
第二节、旋律 | 第26-28页 |
(一) 旋律线条 | 第26-27页 |
(二) 装饰音 | 第27-28页 |
第三节、力度 | 第28-29页 |
第四节、关于Rubato的演奏 | 第29-30页 |
第五节、指法的创新 | 第30-34页 |
第六节、踏板的运用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页 |